推出“燕王”可就不一样了,身份象征意义更大,就算不能理政,配备一些有经验的大臣就行了,这不是郭默能比得了的。
“官家,洛阳城地处前沿,‘燕王’殿下身份尊贵,怎么能亲身犯险,还是另派重臣前往为好。”
《仙木奇缘》
史弥远还是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得到自己一党的附和。
“薛卿,你以为史相所言如何?”
赵扩没有直接跟史弥远争论,而是又对准了薛极。
笑呵呵的,似乎根本就没有因为史弥远,一而再地反驳自己而生气。
薛极看到赵扩的眼神,莫名地感到一丝害怕,仿佛是一只老狐狸正在诱骗小白兔一样。
可是,自己经常被人在背后说“老狐狸”,怎么现在会有这种感觉?
不过,他还是组织了一下语言,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必须得把官家这次的决断给压下去,要不然今后的日子就更不好过。
“启禀官家,史相所言完全在理。郭默太过年轻,且身份不够,而‘燕王’也算是幸进之人,无论军政恐怕都难以服众吧?”
赵扩还没说话,站在文官对面的兵部侍郎孟宗政,再次出班道。
“薛尚书,您老恐怕是忘记了,‘燕王’殿下之前几次下令,都屡建奇功,连这次能收复洛阳,都是出自‘燕王’殿下的手笔。”
“您又怎么能说,‘燕王’殿下不通军务呢?”
孟宗政是老军务了,他当然有资格来说这个话。
更关键的是,孟宗政也算是半个知情人。
很明显能看出,官家这是在一步一步给史弥远一系的人挖坑啊,他也乐得掺和一把。
“‘燕王’殿下的确下了几次军令,而且的确也见了奇效,但真正落地实施的,毕竟还是郭默,还是‘敦武军’等三支劲旅。”
“在后方指挥,和在前线对敌,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刀剑无眼,万一‘燕王’殿下有个什么闪失,是你来负责,还是我来负责?”
见到孟宗政居然敢站出来反驳自己,老薛极很是不屑,也有一丝恼怒。
他从骨子里看不上这些舞刀弄枪的人,这也是宋朝士大夫的通病。
“呵呵,薛卿真是通达之人。看来史相跟薛卿,都反对让‘燕王’或者郭默,来做这‘总督国战’之人了?”
“总督国战”,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从官家的嘴里说出来这个词,看来当年那位热血澎湃的官家又回来了。
经历过当年“开禧北伐”的老臣们,不自觉的有些担忧,却又不知道该怎样去劝阻。
史弥远和薛极对视了两眼,仔细想想,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说错什么。遂拱手称是,敬请官家再选贤能。
赵扩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竟然从御台上走了下去,在“大庆殿”里走了半圈,仿佛要将这些文武重臣好好地看上一遍。
当赵扩再次回到御台上的时候,深深地吸了一个口气,在心中默念道。
“小七啊,不要怪爹爹心狠,是时候给你加点儿压力了!”
“众卿,朕今日要通告给大家一件事情,众所周知‘燕王’殿下是朕收的一位义子,赐名‘赵昊’。那么众卿想不想知道,他本来的名字叫什么?”
赵扩再次环顾群臣,最后将目光落在史弥远和薛极身上。
“哈哈,他的名字叫郭默——”
“什么?”
“这怎么可能?”
“原来如此——”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吗......”
赵扩高高在上,俯视着群臣,欣赏着此时此刻群臣的众生相。
突然,他有些庆幸,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好儿子。
“老货,你来宣旨吧。”
众臣还没有从震惊中清醒过来,老太监已经开始宣旨了。
“擢‘燕王’赵昊为兵马大元帅,总督大宋所有兵马。在洛阳城设立临时燕王府,刑部尚书赵汝述兼燕王府长史,‘敦武军’都统制孟共兼燕王府参军。”
“擢杜杲为河南府知府,魏了翁为汝州知府。”
“‘敦武军’为燕王护军,兵额为五万,‘忠顺军’、‘靖难军’兵额各增到三万,所缺兵额从大宋诸军征调,或自行招募。”
“封黄蓉为‘燕王妃’,其母冯氏获封‘一品诰命’。”
“封燕王长子为‘襄王’,封燕王长女为‘襄阳公主’。”
“‘罗氏鬼国’安氏,结盟大宋,永为友邻,特赐安氏子安思默赵姓,更名为赵思默,封‘永南王’,世袭罔替。”
......
圣旨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老太监读得津津有味,下边的众臣却都傻眼了。
郭默的家人首次被曝光出来,居然都封为“一字王”和公主?
有这么大功劳么?好像册封太子都没这么大动静吧?
当然,这要是放在唐朝,可能会直接被喷死。
那时候,只有皇帝的亲儿子才能被封“一字王”,其他宗室最多“二字王”或者郡王。
郭默这标准,怎么完全是按照真正的皇室宗亲来的,不是说义子吗?
还有,这“罗氏鬼国”是怎么回事?
赐赵姓可以理解,封了“永南王”也可以接受,怎么那人还叫“赵思默”,这“思默”跟郭默有关系吗?
有的独自思索,有的交头接耳,浑然不知,官家赵扩已经离开了。
“孟老弟,你是不是早就知道‘燕王’殿下就是郭状元?”
兵部尚书胡榘突然问向旁边的孟宗政。
“呵呵,胡尚书多虑了,也没比大家早太多,就是一起在襄阳抗金的时候。”
“他的一双儿女也是那时候出生的,没看到官家封赏了‘襄王’和‘襄阳公主’吗?”
孟宗政说得很是轻松,旁人听了却羡慕的很。
“孟侍郎,官家的封赏是不是有些过了,这‘燕王’毕竟是义子,而且......”
“宗正寺”的少卿赵逢学,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凑了上来。
官家封赏了王爵和公主,又都是算作姓“赵”的,他还没弄明白要不要录进族谱里去。
孟宗政看到来人是他,赶忙闭上了嘴。
他只是半个知情人,虽然隐隐约约感到哪里有些不对,却苦于没有证据,自然不好信口胡说。
“哈哈,赵少卿,有些话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能说的,也许有些事情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
“比如,今日如果不是官家宣布‘燕王’的真实身份,大家是不是还蒙在鼓里?”
“官家自有官家的考虑,也许再过些时日,还会有新的旨意在下来呢?”
孟宗政故作高深地说道,一年来的朝堂生涯,这位耿直的军中汉子,也变得圆滑了起来。
“孟老弟,你的意思是?......”
兵部尚书胡榘听了,若有所思,眼睛不由得放大了。
“胡尚书,孟某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说。一大早来上朝,孟某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胡尚书咱们找地方喝点儿?哈哈,今天的天气不错啊。”
孟宗政笑着走出了“大庆殿”,他觉得好像除了在战场上打胜仗,貌似朝堂上也有它自身的乐趣,胡榘也急忙跟了出来。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郭默,并不知道他可爱的亲爹,已经将他的身份“公开”了出去。
跟完颜康达成交易之后,郭默就没再在怀州待下去。
一边派人往洛阳,要求派官船过来接人,一边命人去太行山将两千匹战马牵过来。
这几天,大家也休养的差不多了。
从大漠来的人,“七贤庄”的护庄队,还能继续上战场的只有二十七人,而三师傅的亲卫队,也只剩下三十四人。
两者加起来,尚有二十二名伤员,即便伤好了之后,也无法再去厮杀。
而前几日帮忙的江湖中人,除了死掉的和自行离去的,也有七人愿意跟着郭默。
他就把这六十八人编成一队,全部配给三师傅“马王神”韩宝驹。
韩宝驹在军营里待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军旅生活。
郭默征得他的同意后,三师傅就直接去“靖难军”,辅左大哥郭靖。
四师弟封戈也同样愿意跟去,他本就是宋营出身,再次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征战,而且是替自己的二师兄征战,当然斗志满满的。
倒是叶瞿有不同的想法,这几年他在“七贤庄”待惯了,跟军营又是不同的节奏,而且现在还有了老婆孩子。
那二十二名无法再上战场的兄弟,郭默打算都安排到嘉兴的“鸳鸯山庄”去,那地方也够大。
这些人只是不能上战场,看家护院比一般的庄丁要强太多了。
二师傅“妙手书生”朱聪、五师傅“笑弥陀”张阿生,以及七师傅“越女剑”韩小莹,都想着先回嘉兴去。
最近这段时间被追杀,大家都感到有些累了,不仅仅是身体,更多的是心理。
倒是小师妹张婷,想跟着二师哥,用她的话说,自己练武遇到了瓶颈,跟着二师哥才能有更高的突破。
这也算是实话实话,韩小莹也没继续强求,小时候就没少把张婷让郭默带着。
张婷的这个决定,最高兴的居然是郭默的三个徒弟,一口一个“小师姑”的叫着。
单论内力、轻功和马下对战,这三个人对上张婷,还真都不是个儿。
老秀才周诚,在这次被追杀中,替女儿挡了一刀,左腿跛了。
郭默决定资助他,在嘉兴城里开一家酒楼,五师弟叶瞿也暂时带着媳妇儿周莲,和儿子叶风一起先到嘉兴去。
郭默单独给了他五千两银票,让他安顿好家人,随时可以去找他,毕竟嘉兴城有“鸳鸯山庄”照看着,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至于母亲李萍,郭默是想着接到“桃花岛”去的,只是李萍一心只想回牛家村去。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问过大哥郭靖才行,毕竟那是大哥的亲娘,而且还有华筝和郭平在。
众人带着两千多匹战马,来到孟津渡口没多久,从黄河上就驶来十几艘大船。
知道要装载两千多匹战马,孟共特意带了几十名马夫过来。
大船离着岸边尚有两丈多远,从大船上有一人飞身跳了下来,中途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再次向前急射。
郭默笑呵呵地看着,飞来那人正是大哥郭靖。
有“金雁功”的底子,又学会了“九阴真经”上的功夫,轻功原本是郭靖的短板,如今也快登峰造极了。
“娘——”
众目睽睽之下,郭靖双膝跪地,紧紧抱着李萍的双腿,好像生怕娘亲丢失了。
“大哥,做兄弟的终于没有让你失望。”郭默在心中默念道。
他一直想着改变身边这些人的“命运”,而母亲李萍,更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