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郭淮在雍州当省长也有十几年了,对基层工作经验十足。一听到诸葛亮向祁山出兵的消息,当时头脑中出现的第一个词汇就是“军粮”。
要阻挡诸葛亮的进攻就需要援军,出动援军就需要大量的军粮,关中不缺军队,目前最头痛的是军粮。
如果从魏国其它地方筹集军粮,就会延误增援的时间。等军粮筹集好了,恐怕陇右地区早已被蜀军占领了。所以,郭淮还未等诸葛亮赶到祁山,就开始了征集粮草的工作。
郭淮这是睛天带雨伞——留着一手。
二
郭淮对陇右地区周边的羌族部落底子是十分清楚,哪个部落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多少壮丁,他一清二楚。
郭淮在这一地区多次平定叛乱,对当地的稳定局面做出过很大的贡献,在当地的威望还是很高的。所以,郭淮就打起了向羌族部落征集粮草的主意。
他派出征粮队,挨个部落去征粮,在各部落张贴布告。布告的大意是:“国家要打仗,这是为了保护你们不被人抢,你们也得做点贡献吧!”
“国家有的是兵马,各部落可以不用出动人马。由于关中地区去年粮食绝收,今年的新粮还没收割,所以每家都得出一些粮食!”
“交少了我不高兴!我不高兴的下场是什么,你们懂得!”
郭淮通过这一“哄”二“唬”,恩威并施,很过筹集到了一批粮食,不敢说有多少,但是维持个把月,就能和收割的新麦接上茬了。
三
军粮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司马懿决定马上发兵增援陇右地区。
关中集团军副司令张郃曾两次与诸葛亮打交道,深知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他建议说:“副总司令要防备诸葛亮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应在眉县和陈仓留守一定的人马,有备无患。”
司马懿看了一眼张郃,摇了摇头,说:“分散大军驻防,容易被诸葛亮各个击破。如今保住陇右的小麦,是我们当务之急。必须集中兵力,全力对付陇右的蜀军。”
他没有听张郃的,命令说:“费曜中将、戴凌中将率精兵四千,从陈仓狭道直奔上邽,协助郭淮守住上邽城。司马懿与张郃、以牛金上将为先锋,率三万六千主力从关陇大道增援陇右地区。
四
诸葛亮正在上邽城外和郭淮“逗闷子”,有侦察员回来报告,魏军约有四千骑兵,从陈仓狭道而来。”
诸葛亮掐指一算,魏军先头部队来了,主力很快也会从陇关大道赶到。
诸葛亮留下一万人,由邓芝率领围住上邽城。他告诉邓芝:“如果费曜、戴陵的援军到了,可是把他们放进上邽城,但只许进,不许他们出来。”
诸葛亮、马岱率一万人马朝东北方向的陇关大道移动,他要主动接触一下魏军的主力,好引诱他们进入自己设计好的埋伏圈。
诸葛亮留下一万人围住上邽城是要保证他的退路安全。否则,他过去了,一旦郭淮出城,就会断了他的后路。
五
诸葛亮走出二十几里地,就和魏军的先头部队遭遇了。
诸葛亮命马岱出击,乘魏军兵疲马倦之机,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魏军先锋官牛金见马岱带人冲了过来,忙指挥部队停止前进,就地摆开架式,和马岱战在了一起。
诸葛亮命士兵擂鼓助威,并组织进攻。
马岱和牛金你来我往,杀的是难解难分。
这时,突然听到一声呐喊,随着吼声,从牛金的后方窜出一匹战马。马上一员战将,跨马挥刀前来助战。
诸葛亮定睛一瞧,见是张郃。知道这是魏军的主力赶到了,诸葛亮知道该是收手的时候,他命令士兵,鸣金收兵,开始撤退。
马岱听到收兵的命令后,虚晃一枪,甩开牛金和张郃,调头跑了回来。
诸葛亮命令马岱边打边退。
司马懿见诸葛亮退走,他命令:“远远地在后面跟着,看一看诸葛亮下一步干什么。”
司马懿曾多方面侦察蜀军的后勤补给,却忽略了水上运输这条线,所以,诸葛亮从西汉水走水路运输粮草,没有被司马懿发现。
司马懿有一点非常自信:就是诸葛亮的粮草不会坚持太久。
五
诸葛亮退到了上邽,他把围上邽的邓芝的人马了撤了下来,和他一起继续向南退。
司马懿也是不依不饶,命令部队继续跟踪蜀军。
上将张郃忍不住,对司马懿说:“我们老跟着他们,不攻不战,时间久了,士气就没了。”
“大军连续行军二十多天,筋疲力尽,不如就地扎营,修整一下。”
“诸葛亮远征作战,折腾不了多长时间。等我们修整几天后,派出一路人马,抄到敌人后面,然后,前后夹击,向蜀军发起攻击,诸葛亮肯定退兵。”
六
司马懿一听又有些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