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刘禅打开孙权的信,只见信中写到:曹魏扰乱天下,蜀汉为讨逆而备战,我吴国怎能袖手旁观.
“我决定建立吴国,担起吴国皇帝的重任,与蜀国皇帝一起,为天下统一而战斗。愿我们携手同心,共讨逆贼。”
这封信字数不多,但却是棉里藏针啊!
他要告诉刘禅,天下有两个天命政权、两个中央、两个皇帝。一个是蜀帝刘禅,另一个就是吴帝孙权。这叫“并尊二帝”。
如果按照常理,他刘禅才是天下唯一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大汉皇帝。
能够代表上天行使主权的只有一个皇帝,其他任何人妄图称帝都是在逆反天意、非法自立。
北方的魏国皇帝是叛贼,他孙权也是个假皇帝。正所谓“汉贼不两立”。
如果不承认吴国皇帝,双方就是敌人,那就不会再有蜀吴联盟了。
蜀国多了一个敌人,自己也会更加的孤立,这种结果,最想看到的是魏国。
刘禅很清楚这一点。
二
孙权称帝,谁也挡不住。刘禅自己不也是皇帝吗?
但是,孙权称帝,说明他的野心在膨胀。这对蜀国来说,不是个好事。
从另一面看,孙权称帝,是公开向魏国宣战。与魏国为敌,这对蜀国来说,又是个好事。
这就看如何驾驭孙权这匹疯狂的野马了。
三
孙权已经摊牌了,蜀国手里的牌该如何打呢?这才是刘禅急需解决的问题。
记得上一次邓芝出访吴国,孙权就以开玩笑的方式试探说:“如果天下太平的时候,两个君主共同统治,那一定是很快乐的事吧!”这不是梦话吗?
可孙权的梦话,竟然成为了现实。
四
刘禅一时没了主意,问大家:“孙权称帝,我们该怎么办呢?”
董允说:“孙权称帝,就说明他公开和曹魏撕破了脸。我们要准备礼品,派人前去祝贺。这也是外交上的惯例,我们不能缺了这个礼数。”
蒋琓说“决不是祝贺这么简单的事。孙权称帝,孤立的看,是他们内部的事,但联系到当前的形势,这就要有一个对外政策的改变。”
“原来他们是汉朝的吴王,我们也叫汉朝,从形式上我们是一家;魏国是汉贼,这是我们两家联盟的基础。”
“现在他叫吴国皇帝,也可以说是汉贼,明摆着是不再打汉朝这一招牌了,也不怕和我们弄僵,这就需要去找出我们继续合作的共同点。”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刘禅。
陈震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向孙权传递一个信息:不管他是吴王还是吴帝,我们的共同敌人是魏国,我们是盟友,应共同讨魏。”
“让孙权吃下一颗定心丸。告诉他,我们的联盟要继续,双方即要共苦,同力讨贼;又能同甘,平分天下,达到双赢。”
听了大家的议论,刘禅还是觉得心中没底。
他沉思了片刻,说:“这是大事,马虎不得。蒋琓去一下汉中,将此事和丞相沟通一下。陈震,董允,你们二人去召集各部门,再仔细的推敲一下。等丞相回话后,我们再决定。”
五
蒋琓去了一趟汉中,带回了诸葛亮的信。
诸葛亮在信中,称赞了大家能顾全大局,从长远的视觉来看待东吴称帝一事。
接着,诸葛亮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说:“孙权的野心,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我们承认不承认,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政治问题根本是利益,而不是立场。打天下和做买卖是一回事。没有利益谁干呢?”
“形式不重要,利益是根本。当初孝文皇帝以谦卑的口气与匈奴议和;先帝宽宏大量地与东吴结盟。都是顺应时势、善于变通、深谋远虑的做法。”
“对于孙权即要时刻保持清醒,又不要当面说破。”
“蜀汉政权要实现“北伐中原,光复汉室”的政治理想,客观上还需要有东吴方面在政治、军事和舆论等诸多方面的支持与呼应。继续保持与东吴的联盟关系,借助东吴军队在东线牵制魏国,是目前最大的利益。”
这里面的潜台词就是:等到统一北方之后再回过头来治罪孙权的欺世盗名行径。
这一点,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诸葛亮在信的最后说:“我建议让陈震出使东吴,一是代表蜀国皇帝前去祝贺,更重要的是要将蜀吴联盟进行到底。”
“我也写了一封信,把陈震介绍给吴国大将军诸葛瑾,让陈震转交吧!”
诸葛亮给诸葛瑾的信上说:“陈孝起(陈震字孝起)忠厚纯正的秉性,越老越突出。今让他前往,定能使孙吴、蜀汉两国沟通来往和睦相处,为两家联盟做出宝贵的贡献。”
看了诸葛亮的信,大家统一了思想,又具体地分折和研究了一番后,刘禅派陈震去了武昌。
六
陈震见到孙权说:“贵国的君主顺应天命,接受上天的符命称帝,我代表我国陛下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
“陈震我没有什么才能,有幸充当使者奉命出使贵国,叙述两国友好情谊,一踏入贵国国界便兴奋的跳起来。”
“贵国的热情接待使我有回到家中的感觉,谢谢陛下的款待。”
“我带来我家陛下祝贺您的礼单和一封亲笔信,请陛下过目。”
孙权接过后,将礼单转手递给了一旁的张昭,然后打开刘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