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应该如何呈现呢?
其中一部分,当然是后期剪辑,陆潜会将自己的构想告诉林汉洲,然后由林汉洲来赋予剪辑独特魔力。
另外一部分,则是实际拍摄,这需要大量大量大量的镜头素材,有条不紊地将剧情、人物、空间全部梳理起来。
为了做到这一点,所以陆潜选择先拍摄一个“框架”,然后顺着脉络,将不同呈现方式的镜头完成组合。
此前在兰川摄影棚的彩排,不仅仅是为了剧组工作人员寻找到最合适的拍摄方式,同时也是为了陆潜自己:
他需要梳理画面、梳理架构、梳理脉络、梳理整个拍摄进程,如同审视棋局一般,他需要提前完成十步到十五步的布局,然后将自己的拍摄意图隐藏在看似混乱的日常工作里。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挑战。
对陆潜自己来说,也不例外,他需要明确,每一次拍摄的意图和目标,每一个画面最终的位置和角度。
陆潜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自然而然地,在工作过程中,陆潜也难免手忙脚乱,也难免不太熟练,连带着剧组的工作流程也有些混乱。
这才导致陈慕、苏子一等等熟悉陆潜工作模式的专业人士们也浮现出诸多问号。
但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陆潜感受到导演工作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不仅没有烦躁,反而越发亢奋起来。
“调度”,这将是“死侍”这部电影给予陆潜提出的全新考验。
话题,重新回到苏子一的疑惑上来。
陆潜也注意到了,一镜到底的成品质量,并不完美,特别是灯光,小小的瑕疵随处可见,但陆潜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
一方面想要实地拍摄,一方面想要制造出鲜明对比的效果,一方面想要一镜到底,一方面想要调度全场。
太贪心了,很难很难方方面面兼顾。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陆潜认为,一镜到底的拍摄质量没有必要吹毛求疵,而是根据自己的全盘布局,一镜到底的画面里需要保留到电影里的部分,确保拍摄完美,只要这些画面完美,就没有问题了。
至于那些略带瑕疵的画面,后续拍摄的画面全部都能够替换掉,简单来说,这些“瑕疵品”本来就是不需要的,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反正,后续拍摄就不再是一镜到底了,而是分镜拍摄,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慢慢雕琢,即使重拍多次,代价也没有那么昂贵、牵扯也没有那么广泛,剧组应该就能够负担了。
这,就是陆潜脑海里的算盘。
所以,陆潜依旧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只是,作为导演,他必须学会取舍、学会平衡、学会精打细算。
如果可以的话,陆潜也希望一帧一帧地制作出完美画面,这样后期制作就简单多了,不需要连带着林汉洲也跟着束手束脚起来;但现实问题就在于,他不能,所以,他必须找到更好的方式呈现出最好的版本。
“雄狮影业那个小气鬼,斤斤计较,苦巴巴地就给我们那么多预算,但我不能服输。”
“我必须寻找到更好的方式完成自己脑海里的作品,亮瞎他们的眼睛,然后,拒绝拍摄续集,让他们一个个捶胸顿足地哭天抢地。”
看着眼前眉飞色舞、眼睛明亮的陆潜,众人一个个毛骨悚然汗毛倒竖,恐怕只有苏子一一个人笑得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