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鬼天气,也不用担忧女真鞑子或是蒙古鞑子来袭,毕竟这又是大雪又是暴风的,谁敢在野外行军?
不说冻僵硬,这风估计都能把人吹跑。
这个时候他们在沈阳城里,还能烤着火坐在暖炕上避风雪,鞑子们真要是来了,估计到城下也冻僵了,还如何攻城。
况且,他们之前已经横扫下辽河平原,北至铁岭,西至彰武,东至浑河上游(清原),都是明军收复驻军,距离沈阳都还有三百里。
这种天气,除非他们会飞,否则不可能来到沈阳城下。
就算是铁岭、开原、彰武等外围前线城堡,明军也不用太担忧,因为这天气袭城,那是找死。
“这天,也用不着出门了,咱们哥俩还是在这里温一壶绍兴老酒,再来盘松子,坐炕上猫冬吧。”
“嗯,这大风雪,就算穿上貂皮衣和鹿皮靴也扛不住啊。”
“咱们在屋里换上件黑貂皮衣,对着北边方向迎一下就好。”
“秋后问斩,咱现没人可斩了,都省了吧。”
沈阳做为鞑子曾经的都城,定名盛京,也叫奉天,后来入关,便改为陪都,虽然降为陪都,但沈阳城仍然还能看到鞑子从辽阳迁至沈阳定都后,对这里经过一些扩建修整,使的这座城十分雄伟。
齐整的灰色方砖,高大的门楼,威严的垛口,曾经的沈阳中卫城,后来的盛京城,如今仍复旧名沈阳。
沈阳城是明朝经营辽东时的重镇,军政合一的卫城,他在设计之初就被规划为一王五卫的驻防重地。
沈阳城始建于唐,称沈州,沈阳,沈水之阳。元代置沈阳路,金元时期的沈阳,是夯土城墙。
明初扩建改筑,才变成青砖包砌。
洪武十二年,招抚了沈阳一带,由此沈阳及周边逐步纳入大明统治。
洪武二十一年,重修沈阳城,修好后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城四门。
朱元璋以藩王守北边,防蒙古南下,在北部封了十三位皇子为藩王镇守,而在辽东,封了三王,广宁的辽王,开原的韩王,以及沈阳的沈王,第二十一子朱模。
沈阳除设中、左、右三卫,后来又增设中屯卫和中护卫,于是形成了一王五卫。
三位藩王,辽王统领辽河以西,沈王统领辽河以东,而韩王坐镇开原,统领的是铁岭以北的三万卫、辽海等北部地区。
沈王坐镇沈阳居中,可左右策应,以保大明统治辽东。
只是后来朱棣靖难成功后,让这一策略破坏了。
在万历年间,虽然又加固了沈阳城,对城门加筑瓮城等,熊廷弼明末两次巡按辽东,也重点加固了辽东城,他还兴建军屯,每年在八万兵额中用三分人力来屯田耕种,当年就获米一百三十万石。
萨尔浒之战后,辽东局势迅速恶化,朝廷再启用熊廷弼宣慰辽东,可他还没出京,开原失守,他刚出山海关,铁岭卫又失守,沈阳一带的城堡的军民纷纷出逃。
熊廷弼却顶着风雪到达沈阳,还去抚顺等地巡视,斩杀逃将逃兵,诛杀贪官污吏,劝返百姓屯民,还给遇难将士百姓举行公祭,又举行阅兵仪式,修缮城池,分发武器,排兵布阵,才终于稳定了辽东局势。
可到了天启元年,他苦心经营的沈阳城却在后金的进攻下,连一天都没撑下来就被攻占了。
皇太极继位后,重新改造沈阳城。
将城墙加高城宽,把四门扩建为八门,原来的十字大街,改成了井字大街,沈阳城中心标准的中心庙还在。
原来二丈五的城墙,也予以修建、加高,墙体用条石和大青砖加固,设垛口六百五十一,八门又各修敌楼一座,城四角各设角楼一座,护城河也由两代改为一道。
还完善了城内排水系统,改造后形成内池七十二处,水不外泄。
整个城池其实没变大,但改造后,面貌变化巨大,这次工程修了五年,耗费了许多人力财力。
在改造了沈阳城后,也开始修建外城,在沈阳城外又修关城,只是工程较大,所以断断续续的修,尽量不耽误农时和用兵,修了多年,基本上完成,
关城是圆形,夯土城墙,周长达到三十二里四十八步。
内城居其亲戚族类,外城则由诸将及族党居之,而外城外的关城,则居卒伍和新归附之人。
简单点,宫城里自然是住着鞑子皇帝一家,内城就是皇亲国戚,外城中佛满州,关城则是伊彻满州了。
从天启元年攻占沈阳,到天启五年定都沈阳,开始修建大政殿、十王亭、汗王宫,到此时,已经二十多年,宫城内城外城关城,经过几十年,这里更加进一步的成了辽东的中心。
可在明军北伐辽沈时,这里就跟当年清军攻沈阳一样,都是一攻即破。
(https:////76_76702/)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