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一三九章 考察

第一三九章 考察(2 / 2)

“没了。老五营的嘛,出了男丁就得想着哪天没了命。去年没在了北边。留了孙子,也都到了入学的年纪,在营学里上学呢。老大家的在营学里教那些女娃娃识字。”

老人说到死去的儿子时,语气似乎很淡定,可掩饰不住那股子悲伤,提到孙子的时候才算是有了几分欣慰。

“老三老四还小,也不是读书的料。这几年帮着家里忙一忙,等年纪一到,就得分出去过了。”

刘钰听老人说家里还有老三老四,便问道:“等老三老四长大,这就不能是老五营良家子了吧?”

“是哩,只要我那孙子合了格,这永业田就还是老大家里的。除了永业田,外面还有些产业,到时候老二老三老四哥仨就分一分。老二入了营学上舍,将来可以去营学里当个教习,也还有军籍。老三老四就不成了,就算当兵,那也不是良家子,没有永业田了。朝廷这些年手里也没官田了。”

这军籍和前朝的军户就大不一样了,虽然多有战死,但家家都是抢着争这个军籍的。

军籍不用纳税、不用服劳役,子孙又能享受入营学的待遇,运气好了一飞冲天去禁城里做个龙禁卫。

就算做不得,能入武德宫,也比考科举考个举人简单不少,人口基数在这摆着。

刘钰也是好奇,问道:“老人家,这家里的活,忙得过来吗?”

“嗨,那有什么忙不过来的?我断了手,老大没在了嫩江,农忙的时候,村里的小年轻都要来帮忙的。家里也有大牲口,平日再雇个三两个长工,哪能忙不过来?我还有个勋,一年还有五两银子,过得去,过得去。”

想了想,既有大牲口的话,这田里的活也确实忙得过来。

只要能生出儿子,拿着良家子的军籍,至少能保证一个富裕自耕农的生活,而且可以雇长工。

陈青海是老二,他大哥已经战死,这军籍无论如何没他的份儿,除非他大哥的孩子死了……

但只要老头儿还在,这种事应该不至于发生,逼嫂子跳井殉节再弄死侄子之类的情况,估计老五营里也不允许……人家女方家里也是老五营的良家子,是可以直接去保定府敲登闻鼓的。

不过陈青海考入了营学上舍,虽然没考入武德宫,却依旧可以保留军籍。

在营学当个教习,各个村社都有专门的教习田,下一辈还能弄到永业田,朝廷这点地应该还能拿出来。

老三老四就惨了点。

若是早出生了三四十年,官田还多的时候,武艺合格,估计也能混个军籍良家子的身份。

奈何如今四海无闲田,要么移民辽东、河套等地;要么就参军混军功,靠勋身混出个良家子的身份;要么就只能成为民籍。

永业田是朝廷的,当爹的没资格分,只能把其余的家产分一分。

如果老大家的孩子没了,或者考核不合格不能入伍,那继承顺位就是老三、老四。老二一旦开始正式做教习,就等于分家了。

和平民百姓的均分继承法不同,这些老五营的良家子还是贵族头衔继承法,主要是继承军籍身份,虽然这个贵族的头衔小到了不能再小,快赶上汉朝时候的“百姓”爵了,但终究是个特殊的身份。

为了这个军籍身份,也只能拼命去学去练,最起码得验考合格才能继承军籍。作为皇家的基本盘,这个管的还是很严的。

刘钰暗暗记下这些细节的东西,又问道:“老人家,那你有军籍,您的儿子是都有资格入营学的,是吧?”

“对。我有军籍,哪怕大儿子承了军籍,我的儿子还是我的儿子,也是可以入营学的。但我的孙子就不一定了。爹是良家子,儿子便可入营学;爹不是,便不能。孙辈不在其内。”

“入营学……嗯,一年也有些东西吧?”

“营学里那点东西,不值什么。几叠纸、几尺棉布。主要是能学认认字,算算数,日后不做睁眼瞎。若运气好了,考入上舍入了武德宫,那才是正途。”

“女娃也能入学?”

“女娃有女娃的学堂,入不得内舍,只能学些认字,算数。日后生了娃,也好教教娃娃,自小学会认字罢了。女教习教女娃娃,认字、算数,一个月也有个五六钱银子,三十斤米,能活自己。”

“嗯。那若是家里外面没什么产业,除了永业田也没别的,儿子又多,又考不上上舍,这怎么办?”

“怎么办?当兵呗。不是良家子也能当兵啊,一个月也有些银子,总不至于饿死。若是真快饿死了,那也可以去辽东、蒙古、河套那边移民。朝廷每年都会派人来问,只是去的人少罢了。但真快到饿死那天,也就只能去了。”

再多问了几句,壶里的所谓“好茶”也没了滋味。

可能是断了手加上有个最低的一转勋,每年过年会有一些赏赐,只是这茶叶的品级也是次了点,很可能是被人倒手了。

刘钰这一次主要是询问一下老五营良家子的生活细节。

想了想,想要有人争相报考……

前提得是,待遇要高。

主要是就算是武德宫的落榜生,也有军籍身份的保证。在村社里,有教习田,去了刘公岛,老婆孩子得跟着……总不能自己上船,让老婆孩子在家,跟鸬鹚似的把脖子绑上。

“老人家,这如青海,做了营学的教习,有了军籍,不说各个村社的教习田,那一个月给多少银子?”

“嗯,做教习,与从孩儿军等。一个月二两银子。年节另有粮米。”

心里大致算了笔账,折算下来,这一年下来,至少也得给个四十两银子。

少了的话,肯定没人去。

主要是海军初兴,前途未卜,谁知道这玩意有没有前途?若无前途,给的又少,那还不如在村社营学里当教习。

此外还得保证他们的永业田,暂时交给村社其余人耕种,但是将来还要还回来。

而且还得保证这些人的子女入学、入学的水平还不能低于村社营学。

照着第一批实习军官加实习士官,三百人收,就得做好一年至少两万两银子的准备。

日后转正了,待遇肯定也得提升,不然谁会努力?讲情怀,太扯淡。转正工资得加一倍,做了舰长还得更高。

水手的话……各个营学里不能进学的,肯定是优质的,最起码认识些字。

但优质的太贵,大顺应该养不起这么一支高素质的海军,至少暂时养不起。

刘钰琢磨了一下,水手还是等着水灾旱灾,从灾民里抓吧。给个窝窝头、外加一个月一两银子,应该就能抓不少。

最新小说: 女儿的朋友3 国产电影三级 国产精品导航 国产啪啪视频 爆操美女老师 97国产自拍 亚洲高清自拍 亚洲激情婷婷 美女被男的操 中国老头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