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订购各种档次的机器人,因此平均价格竟然达到了20万元,上百万元的机器人,竟然也卖出去不少。
甚至很多土豪购买了上千万元的机器人,不是用来工作,而是作为自己的玩具,这是叶子书所不能理解的。
机器人业务将来会成为青龙科技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也许将来光是机器人业务,就能实现10万亿元营收规模。
不过现在是发展初期,能够实现1万亿元的营收,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谁也没想到,本来不太看好的业务,竟然能有这个成绩。
如果今年的预期能够实现,这块业务能够带来4万亿元左右的营收,这就非常恐怖了,可以说是他们旗下发展最快的业务。
第六个业务就是数字图片影像业务,包括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数字播映系统、视频监控摄像头等等业务。
在以上列出的业务领域,青龙科技公司都处于绝对领先状态,甚至有些已经达到了垄断的程度,例如数字播映系统。
倒不是说他们这边的技术具有无可替代性,而是想要和凤凰特效公司合作,必须接入盛世广告公司的数字广告平台。
而想要接入数字广告平台就必须要使用青龙科技公司的数字播映系统,而凤凰特效公司和全球80的电视媒体达成了合作。
这就意味着这些电视台必须要更换青龙科技公司的设备,这样的设备便宜的也要几百万元,高端全套设备上亿元也是有的,就看各自需要和实力了。
这块业务加在一起,营收也达到了1万亿元,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这些业务都算是做到了行业顶尖,甚至达到了垄断程度。
剩下的业务就比较杂,每个业务营收都不算很大,几亿元的也有,上百亿元的也有,但是还达不到单独列项的要求。
所以将其归到一起,去年发布的无人机就属于此类,一般来说达不到上千亿元营收的业务,都属于小众业务。
说实话,叶子书也不清楚这类里面到底有多少小业务,为了激励研发人员的创造性,在忙完交代的任务之后,允许他们开展感兴趣的研究。
如果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获得了收入,研发人员可以获得额外奖励,这种措施不仅青龙科技公司有,其他企业里面也有。
至于非科研人员,也是可以提交新项目计划书,只要被采纳,不管是否取得成功,都能获得一笔奖励,如果成功了,再给一笔奖励。
这也算是和他之前说的内部创业计划相适应的制度,只是并没有像他想象得那样大刀阔斧,可能这些高层怕步子走得太快造成太大的影响。
目前他们整体上都是快速发展的状态,改革还没有那么急迫,因此采取小步改革是比较稳妥的办法,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慢慢进行。
杂项业务虽然单个营收不高,但是加在一起,竟然实现了2000亿元的收入,其中无人机业务是其中占比最大的。
看完这些数据,叶子书也没想到青龙科技公司在营收上竟然丝毫不比太极集团差,去年全年营收高达1215万亿元。
去年营收是前年的27倍,不过净利润率下降明显,只有25,净利润额为3万亿元,净利润率下降了5。
导致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让利给玄武科技公司导致的,他们如此庞大营收的背后,都是玄武科技公司在支持。
为了能够支持青龙科技公司的市场需要,玄武科技公司的投资规模非常巨大,于是双方达成了相关让利协议,将更多的利润留给玄武科技公司。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青龙科技公司也算是看明白了,他们留那么多的利润也用不上,年底还是要被老板拿走。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利给玄武科技公司,至少玄武科技公司是他们最坚定的合作伙伴,远超过其他兄弟企业。
而且让利给玄武科技公司,也是为提升旗下员工收入做准备,老任还是有大格局的,他也在为将来做打算。
虽然这几年员工薪酬增长非常快,但是还没有达到足以支撑内需市场的标准,所以接下来肯定要进行更大幅度的涨薪。
青龙科技公司的人员都是科研人员,其他也是高学历人才,虽然人均收入比较高,但是人数并不多。
凭借这些人是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国内市场,必须要让更多人赚到钱,有钱了才能消费,才能带动市场发展。
现在叶子书旗下用工数量很多的企业不少,万城基业首当其冲,去年用工人数高达60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用工企业。
其次就是玄武科技公司,这么多年发展下来,他们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就连叶子书都搞不清楚他们具体到底有多少业务。
用工人数同样达到了千万级别,超过了3000万人,产业布局也从当初广东一地,遍布到全国各地,带动了很多地方经济的发展。
然后就是麒麟工业集团,用工人数同样达到了千万级别,截至去年年末,总用工人数刚刚突破1000万大关。
剩下的企业都是百万级别,像太极集团,他们的生产任务都是自己完成的,而不是交给其他企业代工,医药产品在自己眼皮底下才放心。
去年他们的用工人数达到了500万人,光是医疗业务人员数量就达到了180万人左右,其他业务随着市场的增加,用工人数同样在快速增加。
和这些用工大户相比,青龙科技公司就相形见绌,让出更多的利益,让更多的人受益,对他们自身产业安全至关重要。
老任是他旗下最具战略性思维的高管,早就察觉目前的状态不正常,于是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些调整,和叶子书的想法不谋而合。
------题外话------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