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叶子书站起来,准备穿外套的时候,裴晴突然说道:“叶总,我们是不是要拿点钱出来做慈善?”
听到裴晴这么说,叶子书突然笑道:“你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他旗下赚钱的企业不少,还没有哪个负责人提议他拿钱出来做慈善,所以他很想了解裴晴的真实想法。
叶子书也不是没想过这件事情,只是他认为和捐款相比,最大的慈善就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人能自食其力。
这比单纯地施舍要强得多,“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他们拿钱也更加有尊严,内心反而更加健康。
前世很多好心人资助贫困学生,大部分被资助学生毕业之后,就不再和资助人联系,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
不是单纯的“忘恩负义”能够解释的,人心是复杂的,长期的施舍对于贫困学生而言,其实也是一种内心煎熬。
接受资助只是他们在现实和内心挣扎之间做的一个平衡而已,他们愿意接受资助吗?我想大部分其实并不想,只是一种无奈下的选择而已。
再加上互联网越来越发达,资助仿佛就成了公开的事情,原本还能给贫困学生一点隐私,结果往往将他们放在公众面前处刑,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如果是抱着有馈赠的资助,其实得到的往往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对方不是资助人表达善心的玩偶,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感受。
如果真要想做慈善,最好就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集体名义行善,这样就不是人对人之间的行善,而是公对公或者是人对公、公对人的行善,其中的道德束缚就要弱得多。
例如他想要捐赠慈善事业,绝对不是以他个人的名义对个人进行慈善捐助。
这么做虽然看上去会让自己变得光正伟,其实完全没有考虑到被捐助者的感受,只考虑自己,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只不过这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自私”而已,而穷人却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善意”。
另一种就是完全匿名捐赠,例如宁波的“顺其自然”,他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匿名捐赠,这才是具备大爱,别人接受善意也不存在道德上的煎熬。
当然,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不管怎样的慈善方式,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从慈善的本质来说,很多慈善其实不是真慈善。
“说实话,太极保健公司赚钱那么多,让我有点害怕!”裴晴看着叶子书说道。
听到裴晴的话,叶子书感觉很有意思,按理说裴晴只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不是所有者,赚钱多少和她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她的这个感受和想法,显然没有将自己当成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反而是以企业主的心态来经营这家公司。
他不知道这种心理的产生来源是什么,如果是其他的人,可能会对这样的手下警惕起来,但是叶子书却没有这样的想法。
虽然他确实给裴晴提供了资本和技术,但是这家公司却是裴晴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倾注的感情比他多也是自然的。
人只要对某个事物付出越多的心血,也会对其越有感情,不然的话人也就不会有亲疏之感,就是因为付出的多寡而已。
虽然这个理由有点扯,太极保健公司不偷不抢,合法纳税,得来的钱可以说是干净的不能再干净,完全没有必要有心理负担。
但是裴晴的话也提醒了他,以太极保健公司的盈利能力,适当的做点慈善,是完全有能力,且完全不影响公司经营。
所以按照裴晴的建议,以太极集团的名义做慈善也不是不可以,虽然他希望能够通过大量的就业岗位,改善广大百姓的生活条件。
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目标,短期内,就算是他再有钱,也很难通过产业发展的方式来惠及所有人。
因为钱变成产业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钱砸下去就能够立马发展起来,甚至今年他还愁如何将多余的钱花掉。
“你呀,我这个老板都不害怕,你倒是害怕起来了?”叶子书笑着说道。
“不过你说得也是事实,太极保健公司的赚钱速度明显超出了我的预期,企业赚钱适当回报社会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