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意思,而且我个人认为,即便是关于改组的力度双方商量出来个准则,后面具体实施还得拖一段时间。到时候不可能无限地把国内电影市场放开的,那就面临一个问题,我们该引进哪些国外电影。是着重考虑商业性,还是着重考虑意识形态,这都是难题。”冯晓宁为于东分析道。
于东点点头,他非常认可冯晓宁的分析。
国内关于改革向来慎之又慎,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的发展风格。我们可以不停试错,但是不能动根本。
于东也支持对国外的文娱作品加以限制,如果说国内影视业是一潭没有活力的死水,里面都是些等死的小鱼,那么这时需要引进的应该是鲶鱼,而绝非是鲨鱼。
引进国外大片,是为了找活路,而不是找死路。
“这次电影选角,冯导你有什么想法么?”于东又问道。
冯晓宁笑眯眯看着于东:“于东老师有什么意见?”
“我没什么意见,就是单纯好奇,我也想知道故事里面的角色该由那些演员来塑造。”
“我自己现在也没什么头绪,关键是这个故事中很多戏份都是在小时候,那就需要一批小演员。特别是主角,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一般的小演员恐怕不能胜任。”
冯晓宁其实看完故事之后,就在考虑角色的问题,不过暂时还没有定下来任何角色,这事回头他还要认真斟酌一番。
聊完了剧本的事情,两人又随意聊了会儿,冯晓宁还聊到了《寡妇之死》这部小说,他从张一谋那里得知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正在拍摄。
冯晓宁跟张一谋是同一年进入燕京电影学院的,虽然分别读的是美术系和摄影系,不过这两个系本身交集就很多,所以他们两个人也算是旧识,一直都保持联系。
对于《寡妇之死》这部小说,冯晓宁也非常喜欢,他还说如果不是被张一谋抢先一步,他都想拍了。
不过这话多少有些奉承的意味,于东也没当回事。
中午两人吃过午饭,于东就将冯晓宁送去了火车站,他下一站要去长安,既为办事,也为回家。
送走了冯晓宁,回到宿舍大院时,于东看到程砚秋站在他宿舍门口,似乎在等他。
今天天气微凉,她穿了一件米色的针织开衫,里面搭配了一件白色v领T恤,显得很知性。
不过看到她的这身装扮,于东脑海中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竟是:程砚秋同志的衣服可真多。
这时程砚秋也看到了于东,她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电影票,远远地冲于东招手,“于东同志,看电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