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着聆敬阳从山西到河南,始终保持独立,还试图和聆敬阳平起平坐,他默默啃着羊腿,一言不发。
聆敬阳今天心情超好,在长葛城得到陈一刀和万里云,又完成形式上统一,他突然想起陈一刀率部去许州城,
“诸位,大后天就是大年,从今天开始,各部兵马安排城内外放哨,明日去许州城,在许州城过年。”
吃完烤全羊,聆敬阳下令散会,他留下万里云,两人老友重逢,自然有好多话要说,万里云也有些后悔离开聆敬阳,如果一直跟着聆敬阳,或许不是这个没有实权的前军都督,而是地方实权派人物。
聆敬阳没有责怪万里云当年离去,有些感动和他说道:“你能回来,真好。”
万里云也是感慨乱世多离别,他也有些伤感,和聆敬阳吐露心声,他在河南和建奴作战,始终秉持聆敬阳的思路,没有偷袭官军,更没有和江南北伐明军起冲突。
“哦,和我说说,江南明军战力怎样?”
聆敬阳对江南明军并不了解,只晓得郑成功,黄得功等江南明军北伐,一开始取得很多胜利,最后却被清军击败。
说起江南明军,万里云也是一脸可惜,和聆敬阳说道:“你不知道江南明军有多内讧,而他们中大部分军队却又是一群乌合之众。”
江南明军被万里云说成乌合之众,聆敬阳并不认同,在他印象中,郑成功军队就是精锐中的精锐,怎么是一群乌合之众呢?
万里云也意识到自己口气大,继续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倒不是我说他们没有志向,而是各部兵马实力比不过清军,有些精锐部队,可以和清军抗衡,但大多数就是扛着破烂武器的杂牌兵,能够北上中原,山东,已是极限,清军主力回援,击败明军也是理所当然。”
这倒是真的,江南明军在明军序列中属于三流部队,聆敬阳很好奇,北伐军是怎么失败和内讧?
万里云简单明了回答他,江南明军一是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有鲁王军队,弘光系军队,还有福建隆武系军队,都在各打各的,跟着明军北伐的义军更是成为炮灰,打清军守备部队,还能够掰一掰手腕。
清军主力部队从山西回援北直隶和山东,北伐军兵败如山倒,又没有统一指挥,被清军逐一击破,最厉害的郑成功部也被迫偶从海上撤走。
整个江北只有山西,陕西有抗清军队,北直隶,山东几乎没有成建制抵抗清军的势力。
这也是万里云想重新回到大顺军,他这只流寇性质部队对清军几乎没有威胁,要不是清军撤回到北直隶和山东,这点兵马早就被清军围剿。
听完万里云的话,聆敬阳突然眯着眼睛,让万里云心里有些发毛,他可没有欺骗聆敬阳,怎么聆敬阳这副表情。
聆敬阳并没有在看他,而是想起在江南的明军各势力,早就打成一锅粥吧?
他要尽快南下湖广,但南下湖广,他需要更多人支持,他和万里云说道:“万里云,我让你做一个前军都督,是不是有些委屈啊?”
“岂敢,我那么点兵马,能换一个前军都督,还是都督年当年并肩作战的友情,换作其他人,让我做一游击都觉得多了。”
“万里云,不要和我这么见外,这一次你能回来,我也和你说说我军真实目的地,虽然现在在河南,但今后并不在河南立足,而是要去湖广,在湖广发展势力,然后全军西进四川,在四川找一块根据地,休养生息,等练兵完成后,出川争夺天下。”
万里云摸着下巴说道:“一万多人的队伍,这么大费周折去湖广,再去四川,敢问都督在四川可有靠山?”
聆敬阳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相信万里云回归,也就没有和他当外人,和万里云说道:“四川督师王应熊是我幕僚周远恩师,前不久已和王督师取得联系,王督师也同意给我军一块地盘,用来抵御大顺军和大西军威胁。”
万里云听完以后,陷入到沉思,他听说过王应熊名字,但并不了解这个王督师,但他隐隐觉得聆敬阳率军去四川,不如留在湖广。
“我以为大军应该在湖广驻守,而不是为了稳定,去四川寄人篱下。”
聆敬阳满脑子都是找到一块可以休养生息的地盘,用来恢复军事实力,以及积蓄力量,可今天万里云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
“万里云,湖广可是四战之地,不仅仅要面对清军,还有江南明军,大顺军,大西军威胁,那里才是真正鱼龙混杂地带,在湖广驻军,岂不是要休战不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