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离开方家村有几十里地的方瑜等人自然不知道方家村正在发生的事情。
方三多的果断让他们逃过了一劫。
此时的他们依然还在顶着烈阳赶路中。
一晃眼,他们已经逃荒了半个月有余。
相比于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原本一身还算干净的人,此时身上却满是灰泥。
他们的头顶还戴着一些树叶编织而成的树叶帽,身上到处涂满了已经干裂的泥土。
这是为了防晒。
这方法,是曹老头说的。
这个曹老头,就是那个曾经经历过一次饥荒的那个老人。
这老爷子几十年前遇到的灾荒好巧不巧的,也是旱灾,这些都是他记忆尤深的一些活命技巧,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生居然还能用得到第二次!
只不过,这次他没有了年轻时候的身体,就连他自己都没信心还能熬过这次。
不过,他自觉也是活够了,孤家寡人的他早已看开,能多活几天就是几天,他的心态反倒是队伍里除了方瑜以外最轻松的。
不,应该会比方瑜还要轻松。
因为方瑜还得担心他的叔叔婶婶。
头戴树叶帽,在隔绝太阳光的时候,有效的给大脑降温,避免中暑。
身上的灰泥都是从河道里面淘的一些干净的河泥。
根据曹老头的指挥,他们挖的都是那种细腻又带有黏性的那种。
这种河泥涂在皮肤上还有点冰冰凉凉的感觉,往脸上一抹,方瑜甚至感觉自己在做面膜一般。
全身涂上这些河泥之后,这烈日之下的阳光被这层泥层挡住,成功的护住了自身的体温和水分。
虽然等到河泥干了之后,晒起来还是有点热,但多了这一层泥铠至少皮肤不会被直接照射伤害,还能有效降低热度,让自己不至于晒中暑。
这才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曹老头的这宝贵的经验,让方瑜他们成功的依靠这个方法彻底走出了蕉岭县,进入了陈阳地区。
随后,他们就在这地界里遇到了从其他地区逃难而来的灾民。
相比于方瑜他们只不过刚开始逃荒,他们这些人因为地处灾害中心,逃荒的时间远早于方瑜他们,此时赶到的时候,早已个个都骨瘦如柴,黑如焦炭。
他们的身上也涂满了泥土,显然这招并不是曹老头独有的。
但这也正常,这招逃荒的求生手法,总会有人传承下来,而逃荒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是殊途同归,途中相遇互相扶持也是正常的事。
就像是现在,大家虽然各不认识,但遇到了明显也是逃荒的队伍后,大家便默默的汇聚在了一起。
看着这些同为逃荒的人,方瑜的内心是极为震撼的。
从他们的了解中,他们已经逃荒了两个月有余。
规模最多的时候,足足有上千人一同逃荒!
上千人逃荒是什么概念?
那真的就是一路上寸草不生!
他们所途径的地区,都是旱灾区,所以,当方瑜那边的小河还能留有半截河面的时候,他们那边的河流早已连河床都快露出来了。
河道里,那些来不及逃离支流进入主河道的鱼虾都在这浅水滩里苟延残喘。
旱灾是天灾,天灾之下,需要避难的不仅是人类,森林里的动植物因为食物的贵乏也会迁移,河里的鱼虾因为水流的枯竭也会选择逆流而上,进入主河道求活。
那些在现代世界叫嚷着古代旱灾了没得吃为什么不捕猎,不捞鱼的话语,就如同“何不食肉糜”是一个意思。
动物在对天灾的感应上往往比人类要敏感的多。
在旱灾即将到来的时候,有动物感应到了天气的变化,往往很早就会进行迁移。
所以,旱灾来临的时候,在很多旱灾区的山林多观察后,你会发现,往日里繁多的野兽都已失去了足迹。
这很合理。
旱灾导致植物干瘪死亡,食草动物没有食物吃就会迁移,而食肉动物没有肉吃,也会跟着跑。
而河里的鱼虾因为处在水中,对温度的感知没有岸上的那么强烈,它们往往只能在河流枯竭的时候,才会选择转移。
但成功逃离的基本都是一些大鱼和灵活纤细的小鱼,能留下的小鱼小虾以及倒霉的大鱼数量都是有限的。
而这些鱼虾也就只能支撑这些灾民最多不超过三天的保障。
不是鱼虾少,而是这些鱼虾死亡的速度往往比人类快。
在河水枯竭到一定程度,水中氧气供给不足,且水温过高之后,这些鱼虾就会大批量死亡。
而鱼虾一死亡不仅仅只是食物的缺失,更是对水源的污染,如此一来,对于逃荒的灾民来说那更是雪上加霜。
一旦遇到有鱼虾污染的水源,他们就不得不顺着河道再次跋涉不知多少里路,才能找到一些还未干涸又没受污染的水源。
而那些一直没能找到水源的逃荒人员,那更是早早的倒下。
好笑的是,不管是旱灾还是洪灾造成的饥荒中,往往死掉的更多的都是因为水,而不是食物。
别以为洪灾就代表水多。
反而是洪灾对水源的污染更甚!
每次洪灾之后,被涉及到的水源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污染,而那些不知情而喝下污水的灾民,多的是因为污水的摄入而导致的疾病死去。
偏偏那时候卫生知识普及还不到位,懂这方面的医生更是少之又少,就算知道也无法全部普及,这就导致了这些人的死亡没有多少人能想到是因为他们喝下了看似清澈却布满了细菌的污水,而后中招的人一个接一个,完全无法制止。
所以,这些从永泰、昌元、柳桐穿越而来,抵达陈阳的人,短短两三个月里就经历了无数次的地狱。
他们的人数往往都是上下起伏的。
汇合一次到上千人,然后一起走一段路,便倒下一些,再走一段路继续死一批。
缩减过半后,就会有其他大规模的灾民汇合,再次汇聚。
如此这般,抵达陈阳的这百来号人基本都是在后段加入的,前段时间加入的那些灾民都已在这段路程中埋骨于尘土之下,无人得知,也无人祭拜,成为孤魂野鬼,流荡人世。
虽然这些人的汇入带来的信息让方瑜这些后来才开始逃荒的人内心惶恐绝望不已,但他们依然还是带来了一些好消息。
从他们带来的信息里,方瑜的脑海里形成了一张完整的逃荒路线。
陈阳也属于旱灾的波及范围,此地也已经干旱了快一个月,情况和蕉岭县相差不多。
接下来他们还要继续穿过陈阳,进入西川,绕着西川的边缘位置,一路进入东义县。
这东义县就是他们最终的目标。
那里已经算是南方区域了,据说,旱灾最多也就波及到了西川,过了西川后,就相当于成功逃离旱灾的范围。
而这其中这三个地区。
陈阳只是一个普通的临南地区,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有人听说,有一个叫灵主教的人在这个地区设了一个救济区,为饥荒的人发放粮食。
和他们汇聚的这些人便是抱着这个信念一直坚持到了陈阳。
虽然这个信息毫无凭据,但他们却只能坚信。
西川是楚国最为特殊的一个地区之一。
西川在大楚的地图中,刚好和西凉平原交界,方瑜他们在进入西川后,若是不绕弯而是选择直行的话,穿过西川就会直接通向西凉,来到西凉平原。
通过西凉平原,就能来到大宛一族的地界。
昌王爷的昌王府就建立在西川地界,镇守西凉。
东义县是南方的一处产粮区,一直以风调雨水,四季如春闻名,是灾民心中的理想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