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梅边原本听腊肉的来历听得认真,可是当她听见“白雾殿”的时候,眼睛开始怔怔地出神。
苗掌柜后头讲了些啥,计梅边基本上没进耳朵。
她的眼前只剩下那个落雨的夜,野庙子里的那碗香浓的肉汤。
还有现在还放在她家的方桌上,后来她再也没用过的那个,洗地干干净净,叠地四四方方的布口袋。
那个青年人,在城门口分别时最后回应她的话,就是“白雾殿”。
苗掌柜对腊肉的美味赞不绝口,他本人也很买过一些塑料的盆子和罐子。
这些新鲜容器的耐用和美观让他十分中意,连带对炎家商队的口碑也极好。
借着介绍腊肉,苗掌柜把他听说过的炎家商队的传奇故事全都搬出来讲了一遍。
事实上这些故事在市井早传遍了,并不稀奇。
但计梅边不住城里,又独居缙云祠堂,苗掌柜就给她说的格外细致,因为讲的太激动,苗掌柜没察觉计梅边时时走神。
等到故事全部听完,计梅边再三谢过苗掌柜,小心翼翼把腊肉揣好,仍沿着东夜市街往回走。
以往她极少收苗掌柜赠送的吃食,顶多收下几个蒸饺,尤其是母亲过世后。
可是今天,她却痛快地收下了苗掌柜送的腊肉。
当听闻这种新奇的肉货与白雾殿有关的时候,她就对腊肉产生了兴趣。
或者说,她对同白雾殿有关的东西都有兴趣。
这并不代表计梅边特别惦记那个还布口袋的青年修士,只是她的生活轨迹实在太单调了,难得有这样耀眼的光照进来。
相对于“感兴趣”形容的更贴切一点,应该是“珍惜”。
就好比终日被关在同一个房间里的孩子,哪怕看到途经窗台的一只流浪猫都会分外珍惜。
怀里揣着那块意义格外不同的腊肉,计梅边不知不觉又走到了落梅庵门前。
今天她进城早,落梅庵门口没什么人,显得有些冷清。
只有个推着精致的鸡公车的卖小吃的货郎守在鸡公车旁边。
一个员外打扮的中年人正跟货郎讨价还价。
两人讨价的吃食正是一块生腊肉。
“七两银子?亏你敢喊出来,你咋不去抢呢!”
员外瞪圆了眼珠子,指着货郎的鼻头叫嚷,显然被腊肉的价钱给惊着了。
路边经过的计梅边也吃了一惊。
她停下了脚步,下意识摸向自己的怀里。
她也没想到腊肉居然会这么贵。
她早晨卖给饺子馆的那一整只匏獾才值十二两银子。
货郎爱答不理的:“嫌我这儿的贵,你上正街打听去,少了十两银子我这块白送!”
就在货郎和员外讨论肉价的时候,落梅庵的双扇门静悄悄地开了半扇,出来个模样极俊的小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