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所里的气氛沉默了很久,一个瘦高个、鹰钩鼻的人问道:“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维克托认识这个人,他是第43集团军的炮兵主任阿法纳西耶夫,此人与目前第16集团军的炮兵主任卡拉梅关系密切,两人不仅是同学,貌似还是老乡。
当然,维克托不知道的是,这位形象看上去不太好,貌似很有反贼气质的阿法纳西耶夫同志,将在一年后,与第33集团军司令米哈伊尔·格里格里纳维奇·叶夫列莫夫中将一同在德军的包围圈中自杀,与他们一同自杀的,还有被包围的整个第33集团军司令部成员,以及叶夫列莫夫中将的妻子。
“我也认为这个可能性比较大,”谢列兹尼奥夫中将攒着眉头,说道,他伸手在地图的南侧位置划了一道线,“布良斯克方面军对德军南翼的威胁比较大,不排除德国人为了解除后患,将战线拉平,而率先结束基辅方面的战斗。”
他的这番话听着似乎有些没头没脑的,但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听明白是什么意思。
在边境战役结束之后,随着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的飞速挺进,尤其是在斯摩棱斯克战役的第一阶段结束之后,德军三大集团军群的进攻锋线,几乎形成了一个“凸”字型态势。中央集团军群所在的中路一马当先,兵锋直插莫斯科心脏,而在南北两翼,尤其是南翼方向上,南方集团军群的攻势,被苏军迟滞在了基辅外围地域,于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突出部”便出现了。
在这个突出部最危险的南翼方向上,陈列着苏军规模庞大的基辅作战集群,也就是西南方面军的主力,其兵力之庞大令人生畏,而且,苏联最高统帅部似乎还在加强那一线的实力。
再有,当亚尔采沃-叶利尼亚方向的战斗打的血流成河的时候,苏军在防线危如累卵的情况下,还专门在上周成立了一个布良斯克方面军,而这个方面军,就部署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东南翼方向上,随时都有可能与西南方面军相配合,对德军的南翼防线实施突击。
没错,苏联大本营在组建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时候,未尝没有这种打算,只不过真正的意图显然还无从得知罢了。
维克托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之前他在谈及德军可能会南下的问题是,考虑的两个因素都属于战略层面的,而谢列兹尼奥夫提出的这个点,则是属于战役层面的因素,这使得这个猜测更加的具备了说服力。
“我们必须对这个可能性提起足够的重视,”谢列兹尼奥夫握了握拳,斩钉截铁的说道,“我需要给方面军指挥部打报告,要求情报部门和航空兵做出更多的侦查。”
话说完,他也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直接转身就走。看着这位中将同志离开的背影,维克托抿了抿嘴唇,他不认为现在再做相关的侦查,还具备什么实际上的意义。
苏军部署在基辅地域的部队不是一个连、一个团,想要撤退就能快速放弃阵地撤退,那是几十万、近百万的庞大军团,十余个集团军的兵力和装备,想要有序撤退的话,没有个几周的时间都完不成。如果是无序的撤退......那就是溃逃了,结果同样也是一场灾难。
就在维克托心生慨叹的时候,数百公里外的斯塔罗杜布近郊,一队有上百辆坦克组成的机械化大军,正在少量步兵的跟随下,艰难的穿越索利宁济兹沼泽。
这片沼泽属于普罗皮亚季河流域沼泽带的一部分,它神秘而危险,尤其是在盛夏季节里,每一汪漂浮着枯枝败叶的水洼,都可能是夺人性命的陷阱,而数十吨重的坦克要想在这样的地形里穿行,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不过,对于这支曾经穿越过德法边境丛林的坦克部队来说,办法总是要比困难多的,大批的德军士兵就在沼泽带的丛林中就地伐木,以整根整根的圆木来铺路,协助坦克从上面通行。
在一辆车顶铺着万字旗,坦克车身上标注了“105”编号的坦克上,一名军服上配着两枚十字勋章的中校军官,正将半个身子露在坦克舱盖的外面,用手中的一幅望远镜朝前方探查。
中校军官的脸上戴着一副墨镜,墨镜下方挺直的鼻梁以及紧紧抿着的嘴唇,似乎在暗示着他是个性格坚毅的军人,而他那一身一尘不染,甚至连皱褶都不多的军装,则显示出这是一位很注重个人形象的男人。
抱着望远镜观望了许久,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地方,中校军官放下望远镜,直接伸手在舱盖上砰砰的拍着,大声说道:“通知杜克,让他加快速度,咱们必须在下午六点之前赶到科丘力库普......哦,地图上那个该死的村子是不是叫这个名字?”
说到这儿,他又突然停下来,整个人陡然扭头朝侧后方看过去,随即,他大声说道:“注意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