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赵玉林刚回来还没听说,蒙军也开始重视汉文化,开设汉文化教育啦,是好事嘛。
但是,像张向阳这样的胸怀家仇国恨的老宋人看那些投降变节,为蒙军服务的人就不一样了,和后世为倭国人做事的汉奸一样,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他们研究得多透彻,著书立传有多精深,独到,头顶上总是戴着叛国投敌这顶耻辱的帽子。
老头儿笑眯眯的问他,今天这么早的过来书院,是为了接孩童?还是来接他的两个娇小娘子呢?
赵玉林连忙让老爷子打住,说他谁都不接,就是来陪老爷子吃茶的,这就走,这就走。
赵玉林害怕的神情反倒逗得张向阳开怀大笑。
回来,赵玉林的娘说他老爹都还在书院讲学呢。
老秀才当真去找张向阳讨了份教授的差事,义务担当起孩童的启蒙教育,屁颠颠的跟在一群娃娃后面打转了。
她娘问他,这是又要走了吗。身体当真全好啦?
赵玉林笑着点头,替她娘续满茶水,说咱娘还没听过孩儿吹唢呐,今晚咱去书院乐呵乐呵,怎么样?
他娘高兴了,不住的点头。
赵玉林将卫队长叫进来,让他去告诉张向阳,晚上在书院的运动场上搞一个篝火晚会,他要亲自上场表演节目,和学子们同乐。
卫队长得令,立即出门去了。
她娘估计这是儿子要走啦,又是一脸的不喜。
赵玉林上去替他娘捶背、揉肩,让他娘放心,鲁师傅加强了他的卫队,一定会平平安安。
傍晚,赵玉林陪着家人来到书院,学子们已经在运动场上上围成一圈,看台上还悬挂起“翠屏书院迎新春晚会”的大幅标语。学子们见他来啦,不住喊“三少爷,三少爷。”
张向阳招呼他们过去坐下,笑哈哈的指着标语说老夫亲书,如何?
赵玉林马上奉承道:老先生笔力苍劲,好似天马行空,犹如万家团圆,美哉,妙哉。
老头儿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篝火旁已经架起了一排排烧烤,烤羊,烤鸡,烤鸭的师傅就有十几个在里面忙活,篝火里传来噼噼啪啪的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新年快来啦。
老头儿嘚瑟的告诉他,老秀才在边上听说要开晚会,叫他的卫队长通知江边的叫花鸡弄五十个叫花鸡来大家尝尝,算是老秀才办招待啦。
赵玉林笑呵呵的说当然是办招待了,让管家去结账,一起乐呵。
稍息,老头儿拿起一只精致的铜皮喇叭开讲了,要赵玉林说上两句。
他推辞了,说今天是书院迎新春,应当由老先生来主讲,他只是个观众,再加一个头衔也就是个唢呐手。
老头儿开森啦,拿起话筒招呼大家坐好,文绉绉的一通祝词之后,竟然将铜皮喇叭交给他身边的小老婆,又慌忙抓过来介绍说:往下的晚会表演,由咱书院刘海棠先生主持大局。
原来,他的这个老婆竟是书院的女教书先生呐。
只见此女拿着话筒大大方方的走到场子中央,亲切自然的主持起来。首先上场表演的是书院的武术强国班。
一群孩子出来排开整齐的队列操练起了神威军的军体拳。
这套拳法由异人军师朱从文带来,经过曲正祥师傅优化后更具实战,学子们一招一式伴随着爆吼,将军体拳的气势展示得淋漓尽致。
吴晶跑过来靠在他身上腻歪,激动的指着场子中央叫他看呐,马瑗大哥在里面呢。呵呵,不经意间,孩子都长大了。
不等操演完毕,赵玉林就大声喝彩,领头鼓起掌来。
接着是戏曲,洞箫、古筝什么的轮流上演,他笑呵呵的给张向阳说书院真是人才济济啊。
老头儿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烧烤师傅将烤制成熟的食物一盘盘送到大家面前,众人一边吃耍,一边欣赏着美妙的歌舞、音律,连书院周围的百姓都跑来看热闹,把运动场挤的是人山人海,一个个笑逐颜开的不甚欢喜。
最后,轮到赵玉林上场了,刘海棠点他的戏,说大家就想听赵指挥使演奏《一壶老酒》和《山河颂》。
呵呵,这就是报纸联动的效果,他在保宁州吹奏的曲子上了报纸后流传开来,四下里都晓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