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有六十平,中间一条石子路,左右的杂草清理过了,仍是没除尽,长了些出来。最高的,可达膝盖。
走过石子路,就是一两层楼房,偏古风的建筑,打中间进去便是客厅,右侧是厨房和餐厅,左边有独立卫生间,以及一个空房间,是原主人当书房用的。
二楼是四间卧室。
房间打扫得很干净,稍微收拾一下,就是能拎包入住的水平。
墨倾溜达一圈,来到院子里,她蹲下身,伸手捏起一些土,在手中捻了捻,继而皱起眉头:“你能找到好的土壤吗?”
江刻刚巧出来,听到这话,接了一句:“想种菜?”
“种中药。”
这话让江刻有些意外:“神医村的中药,不是供你使用?”
“普通的中药,在市场上买,找神医村要,都行。”墨倾将土扔了,拍了拍手,“我想培育的中药,有价无市。”
江刻眉毛动了一下。
在他的记忆碎块里,确实存在墨倾种中药的场面,不是大面积的种植,而是小规模的培育。她确实有这方面经验。
于是,江刻问:“土壤,什么时候要?”
墨倾睇了他一眼:“越快越好。”
“肥沃的?”
“要”墨倾想了下,觉得她对土壤的要求,足以写一篇文章了,干脆道,“我整理一下,晚上把要求发给你。”
江刻点头:“成。”
风光正好,二人不急着回去,但屋子里没什么好歹的。
“听说街上没什么变化,我记得主街是一条商业街,平时挺热闹的,你要不要去看一下?”墨倾洗完手出来,同江刻问了句。
江刻微微锁眉:“你在这里住过?”
“我以前在帝城大学搞研究时,偶尔会来这边住。”
“”江刻发现自己并不意外,他顺势问,“什么研究?”
“中草药。”墨倾走上石子路,“当年也缺珍贵药材,有很多草药,我甚至只在古书见过。”
江刻跟在她后头。
二人出了门。
墨倾继续说:“当时,有个叫倪衿的女教授,研究中草药十余年,算是药材知识宝库了,我拜访过她两次,谁料越聊越投机。当时她正好想研究各种草药特性,而我对具有奇效的草药感兴趣,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干脆组伴儿了。”
“倪衿?”
“你知道?”
“有些耳熟。”江刻想了想,却没什么印象了,“可能在哪儿听过。”
墨倾笑了下。
倒也不是没可能。
不过,倪衿不可能活到现在就是。
二人来到主街上。
走了一小段路,墨倾和江刻就见到,一个挂着“救世堂”牌匾的医馆外,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从门口往外蔓延足有十来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