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真乃毅力之人,干实事的人。
“父皇,由于时间紧促,登记不全,估计还有二到三成尚未统计。但救灾如救火,刻不容缓!”
“扶苏不错,事情做的扎实透彻,辛苦了。”嬴政颔首,随即一脸严肃,“可有救灾良策?”
“父皇,儿臣深知朝堂之艰危,除了军粮,并无余粮赈灾。百万人,正常时日每月需一百五十万石。哪怕挤压,每月也需一百万。
九弟所提渔猎之策,再缓解三成,尚有七十万的缺口,儿臣号召朝臣及大户,也不过募捐而来十万石,依然还有六十万的缺口。
所以,儿臣提议,由朝廷下令,让举国再次征粮,共赴国难。”
大殿顿时空谷般幽静。
“陛下,臣有奏!”李斯上前举笏道。
“讲!”
“扶苏公子深入、扎实、细致的作风,老臣深感为是。
老臣之忧虑在于,每月60万石赈灾粮,需要赈灾多久?
秦川谚云:救急不救贫。
如果只需60万石救急转圜,臣可以想办法。次月呢?今夏呢?
如果不解决天旱耕种问题,岂非要对这百万人赈灾一年,甚至两年?这可是千万石巨大缺口啊!”
李斯的话,如同晴天霹雳。
山呼海啸的压力顿时倾轧而来。
时下的灾民,并非断了口粮给口吃的便能续命,天灾,一直都无粮啊!这又是一个无底洞。
”秦川谚云:治灾苦,食果腹;赈灾谄,受活散。
面对天灾,主要有三种办法来治灾:一是依法自救;二是以工代赈,三是借粮缓税。
而秦国传统不赈灾,而是鼓励灾民自救,或是以工代赈。”
李斯继续道,“只是,举国才刚刚颁布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哪怕以工代赈都暂不可行。”
此前,除了灾前备粮、灾中开荒以外,秦国还有很多工程开展,以此养活受灾百姓。
比如修建都江堰、郑国渠时,很多百姓都可以去工地上劳动,由国家提供口粮,劳动者一日三餐必饱。
那些不劳动的人想乞讨都不行,他们会被官兵押解到工地或者荒山,强制劳动与生产。
造谣生事者,办事不力的官吏,都会遭到法律的严惩,轻者将会四肢五官不全,重者则必然性命不保。
如果没有工程可做,灾民可以给军队运输粮草、修整营房、制造衣甲等等,帮助秦军做事,则按军中劳役发放军粮度日。
秦国治灾的一个原则就是让老百姓有事做,有饭吃,既要防止老百姓终日饱食而无所事事,又要防止老百姓饥寒而死。
古人云,无事生非,人一旦没事做,就会生出很多是非,谣言说法会四起,各种蝇营狗苟孕育而生。
“只怕又要举国重税,恢复土木建设,方能渡过此次危机。”扶苏满脸沉重和无奈。
“大兄的方法,简直是剜疮补肉!”嬴玉撇嘴道,“只是,大秦才刚做下缩减7成土木建设的决定,岂能出尔反尔?
况且灾民之中,妇孺儿童占了大半以上,如何去服徭役?”
“九弟说说如何赈灾?总不能把灾民都饿死吧?!”扶苏气郁道。
“当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两个。”嬴玉环视诸人道,“一是当下灾民便有饭吃,哪怕吃个半饱。二是恢复春耕,黔首有了收成的期望,便会咬紧牙关渡过难关!”
“这两个问题,谁人不知?
大部分灾民都在不足一月便会断粮,救命如救火,续命的粮从何而来?”
淳于越上前道,“恢复春耕,更是天大的笑话。自古以来,靠天吃饭。天不降雨,如何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