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排枪声,现场又安静了下来。
“粮食价格70文一斗,并且在购买的时候需要出示民册,没有者一律不卖。并且防止有人从其中倒卖而谋利,贩卖的官吏会根据你家有多少人,给你三天定额的粮食。”
“并且衙门会派人巡查,发现有私卖粮食者一律重罚!”
“没有钱的人可以拿干活来抵,你们干多少活就给你们分多少粮食。”
“如果不想掏钱,也不想干活的。”
卢鑫脸一冷,冷声道:“不想干活,不想掏钱,下场就是活活饿死,朝廷没有那么多粮食养这些懒蛋。”
卢鑫没有解释原因,只是告诉这些人粮食的价格是多少,以及需要怎么做才能得到粮食。
还是那句话,老百姓懂什么。
与其费口舌跟他们解释他们听不懂的问题,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结果和后果。
下方的灾民和百姓们听完了朝廷的安排,一个个面面相觑。
虽然对此心里有些不满,可朝廷就是朝廷,他们这些屁民只要还有一条活路,就不敢反抗。
很快放粮营地外面,排出了数道长长的队伍。
想花钱买的,只需要交钱就能拿到粮食。
选择干活的,则需要听从指派下来的士兵官员的安排,干不同的活,到了天黑以后再发给其粮食。
为了保证干活的人有体力,每个人登记完过后,在没有安排工作之前,可以先在营地里吃一顿饱饭。
就在济南城在放粮的时候,朱瞻圭已经离开了济南城,带着人开始巡查各个灾区。
这次他是真去了。
手中有了粮食,接下来就是先将灾民安顿好。
然后是对受灾区域进行整体的大清理。
救灾可不单单只是救民这么简单,还有防疫以及后期灾民安置和百姓民生的恢复。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整个山东此次受灾人约有百万,因饥饿丧病而死之人高达十数万。
灾区各地到处都是尸体白森森的骸骨。
如果不尽快的把这些处理好,一旦引发瘟疫,那死的人就更多了。
所以朱瞻圭每到一地都要求各地方官,以最快的速度收拢灾民,处理各地尸体等工作。
然后留下粮食和监督人员,前往下一个地方继续视察。
就在朱瞻圭视察个灾区恢复民生的时候。
金陵朝堂上因为他杀灾民的事情,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
“启禀皇上,皇孙朱瞻圭屠杀灾民之举,让民间民怨沸腾。纷纷言,皇孙朱瞻圭残暴如此,乃是有违天和,…………………”
奉天殿中。
一名御史手捧奏章,正义凛然的数着朱瞻圭的罪状。
殿中的文武大臣,一个个默不作声,静静的听着这人的发言。
在众人首位的太子朱胖胖,没有任何表情,彷佛对方说的不是他儿子。
身后的汉王爷朱高煦,一会儿看看老大,一会看看老爷子,脸上带着莫名的笑容,不知道在想什么。
赵王朱高燧,则是眼睛微闭,一副对此事不在意的样子。
这事儿,他昨天就跟老爷子汇报了。
老爷子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他心里也是一清二楚。
其他文武大臣,表情也各不相同。
武将们是一副事不关己己不关心。
文官们有的听的是义愤填膺,有的则是满脸担忧不停的看着太子。
其中要说表情最丰富的,那就是户部尚书夏原吉了。
朱瞻圭犯了如此大的错误,一个不好就会地位不保。
如果朱瞻圭当不上太孙,将来就无法成为太子,皇帝什么的是更别想了。
朱瞻圭当不了太子,当不了皇帝,那户部以后就还要继续空着。
毕竟朱瞻圭没有得位的机会了,肯定不会把钱给户部。
没有钱没有粮,那他这个户部尚书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而且更重要的是,朱瞻圭可是跟他讲过银山和一年三熟粮食的事情。
并且告诉他,北征之后就会帮户部取回这些东西。
如今出了这事儿,那银山和一年三熟的粮食,恐怕就要没了。
至于他让朱瞻圭立的字据,夏原吉连想都没想。
没有机会的朱瞻圭,会承认那个字据才有鬼了。
就算是朱瞻圭承认了,他下夏原吉不敢要啊!
想着银山和一年三熟的粮食,夏原吉咬了咬牙心中暗下决定。
待会儿陛下要是发怒打算严惩太孙,他夏原吉就是豁出这个户部尚书不干了,也要保住朱瞻圭。
大明可以没有他这个户部尚书夏原吉,但绝对不能没有太孙朱瞻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