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信使被带了进来,见到刘禅后倒头便拜,刘禅让他站起回话。
来人自称是狄道守备团团长李简的副官。奉李简之命,前来向蜀国呈报,愿献出狄道城,投降蜀国。请蜀国派兵前往接收。
刘禅让他呈上李简的书信。
信使说:“考虑到要穿越魏蜀边界,唯恐泄密,身上不敢带有任何凭证。”
姜维又问了一些细节,就让信使下去了。
二
信使走后,刘禅让大家谈谈看法。豪爽耿直的张嶷抢先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我们应抓住这个机会。”
张表拦住张嶷的话,说:“无凭无据的,怎么能确认这不是诈降呢?再说,李简要投降,他为什么自己不来呢?”
张嶷说:“正因为无凭无据,更能说明他们想投降的真实性。”
“首先说,身上携带信件,不论是遇到魏军还是蜀军,都会被搜出来,这样很容易泄密。身上无凭无据,就是被魏军捉去,只是被捉一人遇难,别人是安全的。 ”
“第二,李简和李丰是族亲,李丰被杀后 ,李氏家族肯定要被清理 ,投降蜀国是李简最捷径的出路。”
“第三,他自己跑出来,要冒很大有风险,一旦在半路上被抓回去,死的更快。再说,李简只是个校级军官,他知道,就算他能安全地跑过来,自身的价值对我们也没什么意义。”
”“如果我们出兵接应,不但保险,还能拉出一个团的兵力一起投降。这样,他就立了大功,将来也能被我们高看一眼,这样不是更稳妥吗? ”
三
张嶷的分析入情入理,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姜维身上。
对于姜维来说,李简究竟是真降还是诈降都不是什么问题,魏国内讧才是真正的机会,他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经过这几年对陇右地区骚拢,蜀国在这一地区的羌氐人眼里,地位是大大的提升了。
蜀国每次出兵北征,经过羌氐人地区,各部落都会为蜀军提供各类信息。或通风报信,或带路引导,还能提供马、牛、羊毡及军粮等物资,让蜀军如鱼得水,在陇右地区就如同蛇过篱笆墙——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如果李简是真降,虽不能说是雪中送炭,也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姜维见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自己身上,他毫不迟疑说:“有枣没枣先打一杆,而且事不迟疑,越快越好!”
四
张嶷一听姜维要出兵北伐,马上说:“大将军,这一回我要率无当飞军为您做先锋。 ”
姜维摇了摇头,说:“你这‘老风湿’,刚丢掉拐杖,走路都还不利索,我怎么敢劳驾您呢?”
张嶷一听,急得脖子上青筋都暴了起来。转身“噗通”一声跪在刘禅面前,说:“我愿给陛下立下军令状,”
“我蒙陛下器重,屡受恩惠。由于身体多病,常常担忧突然死去,不能报效国家。”
“如今,大军又要出发了,我愿报病上阵,为国效劳。如果取得凉州,我愿驻守边疆;如果不能报捷,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精忠报国。”
张嶷的一番话,让刘禅感动的也差一点流下泪来。他忙让人扶起张嶷,说:“如果你的身体允许,我批准了。”
五
经过一番准备,姜维率张翼、廖化两个兵团向狄道城的方向发兵了。
张嶷也如愿以偿地做了先行官,带着五千兵马的飞军,走在大军的最前面。
姜维还特意派对陇右比较熟悉的夏侯霸做张嶷的军事顾问,随张嶷为大军开道。
夏侯霸听说过好多张嶷的传奇故事,他非常的敬佩。这次能和张嶷并肩作战,他就想结交张嶷做朋友。
在行军的过程中,他就主动和张嶷并马而行,并对张嶷说:“虽然我与你认识不久,你的好多事情我都听说了。所以,我很想和你成为朋友,成为交心的朋友,你能理解吧?”
张嶷说:“大道理我都懂,你说的我也能理解。可我不了解你,你也不了解我,怎么可能交心呢?人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还是慢慢处吧!”
六
姜维率领大军到了狄道城下,李简果然大开城门,并亲自率领手下的将士和城中百姓的代表出城迎接。
姜维进城后,李简盛情地设宴欢迎蜀军的到来。
宴会后,李简向姜维交了实底,说:“我已动员了全城军民,随时可随蜀军返回。城中粮草丰足,可供大军三个多月的军需。”
“附近的河关、临洮两县,也有一些人有归降蜀国的意向,只是没有最终决定。”
“如果姜总司令率兵围攻两县,给城中守军施加一些压力,再由我去劝说,两县归蜀是水到渠成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