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地区,新旧之争就市场发生,搞点什么诗会之类的必然少不了,没想到连黄金洲这里也是一样的。
这让两人也是忧心忡忡,这以后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新学和旧学,到底谁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或者说两者都是。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以儒法治国,从汉朝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
现在大明王朝,儒家思想依然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儒家的力量也是依然非常强大,朝中上下、满朝大臣几乎都是儒家出来的。
你要说废除儒家的统治地位,估计着大臣们都会让你这个皇帝都干不下去。
可是儒家它真的就适合一直统治下去吗?
从汉朝开始,一个个朝代不断的更迭,始终逃不过治乱循环的命运。
原本大明朝也是如此,发展到了弘治朝已经走到了中叶,诸多的问题开始不断的显现暴露出来。
传统儒家思想和儒家官员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是越来越没有什么用,可以说是毫无作用。
但新学就不一样了,虽然被旧学鄙视为旁门左道、下三滥的东西,但是新学确实是解决了很多根深蒂固的问题。
依靠技术的创新和对自然的研究,研究机械、提高了生产力,扩大了生产,强大了大明的军队和国力,这才逐渐的有了大明现在的鼎盛局面。
如果没有新式的纺织机,大明恐怕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冬天的时候穿不暖衣服。
如果没有蒸汽机和内燃机,大明哪里会有火车、汽车、轮船之类的,天下之间的往来哪里能像现在这般便捷、快速,可能一个灾荒就要让自己这个皇帝头痛了,但是现在灾荒对于大明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
如果没有对天文地理的新突破,大明哪里能够殖民全球,称霸全世界?也就没有现在的大移民,更不会有现在大明的繁荣盛世了。
就连弘治皇帝自己也是清楚,如果不是新学思想所倡导的大明医学院,估计着自己在弘治十八年的时候就死了,肠子烂掉而死。
但因为新学思想的倡导之下,医学也是得以迅勐发展起来,通过手术的方式让自己获得了新生,能够活到现在,还拥有不错的身体,可以到处游山玩水。
新学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让大明变的更加强大,富裕,这都是新学的优点。
本来是应该让新学和旧学两者和平共处的,但现在看来,自古以来思想和学问之争就不是简单的事情。
春秋战国的时候,百家争鸣,各派为了获得统治性的地位也是在不断的努力,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纵横家、道家等等,各个流派百花争艳,思想绽放,诞生了诸多伟大的思想家。
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下其它各派就逐渐的暗澹下去,再无杰出之人涌现出来,着实令人惋惜。
儒家是人才辈出,越发兴盛,然而到了如今,缺也是显得暮气沉沉,许久都能够出什么新的思想、新的大家了。
“朱兄,刘兄~”
就在弘治皇帝和刘晋苦苦思索的时候,胡宗溟对着两人喊道。
“哦~”
两人回过神来。
“朱兄、刘兄,不知你们两位对于新学和旧学有何看法?”
胡宗溟他们刚刚也是在讨论这个事情,原本是想借着旧学人数较多,新学只有蒙洋一人的机会,好好让新学的人丢丢脸,批评下新学的。
“新学、旧学都是学问,学好了都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旧学学好了,可以辅左君王治理天下,新学学好了,也可以研究出更多有用东西出来,让我们大明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都是学问,也都是值得去学的,关键还是要学透,学会了。”
弘治皇帝笑了笑说道。
他的意思就比较中间了,谁也不偏袒,依然还是按照以前定下来的来走,旧学学了去做官,新学学了去搞各种研究,大家共同促进大明帝国的繁荣强盛。
弘治皇帝的回答显然是让胡宗溟等人不满意了,他们觉得弘治皇帝一看就是旧学的人了,应该好好贬低一番新学、多赞扬一番圣人之学才是。
“学问不分高低,达者为先。”
“以我看啊,新学也好、旧学也罢,关键还是看个人,新学也可以去学一学旧学的内容,旧学也可以去学习一下新学的内容,互相多向对方学一学,彼此多了解一番对方,这样才能够有资格来说说。”
“也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去评价新旧学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只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对于对方的优点全然不知,存在的东西就是有道理的东西,也是合理的东西。”
“旧学延续千年的时间,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自然是有其值得去学习的地方,新学虽然出现的时间尚短,但新学发展迅勐,各种技艺层出不穷,极大的提高了我大明的生产力,便捷了我们大明的生活,也让我们大明变的更加强大起来,这是新学的优点,也是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
“所以学问不分高低贵贱,就看你自己到底学到了多少。”
刘晋看看众人,也是语重心长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