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票房逆增长是可以理解的,极好的口碑最大程度的挖掘了类型片爱好者人群,并且将大量娱乐观影人群收入囊中。
然后呢,一般来说军事动作片的口碑发酵极快,以类型片爱好者人群的敏感度,绝大部分会在首周完成观影,二刷三刷也只会是其中一部分!
娱乐观影人群的数目,一直相对恒定,不足以支撑次周这样惊人的数据变化。
唯一的解释,也是从很多贴吧论坛里的发言得出的推测是,这部电影撬动了大量的日常非观影人群。
沈长林发了个微博:《战狼2》次周末票房超过首周末,根据预测,明天《战狼2》会超过35亿…
很高兴,这证明了我一直以来的预测是对的:我们不是烂观众,我们不会见到流量就买单,我们等待期待好的中国电影,一旦某部电影的质量破圈,我们的观众会大量涌现,之前,我说《战狼2》能破50亿,很多人嘲讽我,现在我要说《战狼2》的目标是60亿!
另外,明年暑期档,请大家继续支持《红海行动》,也是根据撤侨事件改编的哦!
顺便说一句:你可以不喜欢《战狼2》,批评它。
电影嘛,几乎都有缺点,毕竟是艺术创作,想要避免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也觉得《战狼2》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居然有人可以一口气喝下一瓶茅台,绝对在扯淡,这是不可能的!
甚至可以抹黑它…
这些都没关系,电影上映了,就应该承担观众的意见!
但喜欢这部电影的也能反抗,也能抬杠。
这样才叫交流,你们可以说,我们却不能反驳?
一旦反驳就成了小粉红、爱国贼?
这是什么道理?
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那我只能认为你是慕羊犬,是二狗子,是跪久了站不起来!
最后,我是中国国籍,吴景也是,再踏马造谣,别怪我动用法律武器维权!
随着小作文的还有一张护照,这是证据!
越想越生气,又补充了一条:
踏马的,我真受不了,爱国贼?
这个词,你们是怎么发明的?
自五四运动以来的中文语境中,爱国从来都是一个正面的词汇,它指的是对祖国的一种认同、支持、忠诚、依恋的态度与情感。
而“贼”则是一个确定无疑的负面词汇,它指的是“邪恶的、不正派的、有危害的人”。
把“爱国”和“贼”拼接在一起,表面看起来是要用来指代那些“不理性爱国”的人,实际上却构成了对爱国这一高尚情感的亵渎与践踏!
这个词让我想到了《南方周末》某位记者写的:‘今夜,我们都是美国人’,一样的恶心、反胃…
你要做美国人民的儿子,自己去做,为什么要带上‘我们’?
这要是战争时期,你岂不是鬼子的儿子?
自己做了汉奸,还要拉上所有的中国人?
……
人红是非多!
很正常,站在聚光灯下获得利益的同时暴露黑点,这很公平,任何一个走进公众视野的人都有这样的觉悟。
问题是拿国籍说事,实在让人无语!
关键,他们仅仅凭借未经证实的谣言,就可以各种传播…
为什么这么干?
必须要搞掉《战狼2》啊!
《战狼2》的成功证明了电影不能靠,至少是中国电影不能靠着自辱献媚讨好西方市场来赢取关注度。
几乎让他们的观念受到了冲击,问题是,这帮人一直都是这么拍电影的。
这不行…
还有,学院教育也是这么教的!
发展到后来,出现一种说法:《战狼2》不能批评!
不是电影不让评价,而是你提到《战狼2》,一口一个吴景小粉红,一口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然后呢?肯定要被骂啦…
你看,我被骂了?
《战狼2》不让批评实锤!
把自己炒成受迫害群体了…
这招很有用,结合吴景采访的那句话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