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试镜的本身,就是一个情景。
艾亚脑海里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也许,当半公开试镜消息传出来的那一刻,导演的选角工作就已经展开。
毕竟,导演恃才傲物是一回事,但一直以来,导演对分寸的拿捏都非常恰当,从“游客”到“爱人”再到“死侍”,三部作品三种试镜方式,面对的群体都稍稍有些不同,最终锁定的演员类型和风格也不同。
从这里就能够看得出来,导演对自己想要的演员,有着清晰的认知。
那么,导演选择这样的试镜方式,应该就是别有用意:
如果是彻底选择新人,那么半公开招聘的消息为什么依靠经纪人口口相传,而没有在演员工会公布消息呢?
如果是选择大牌演员,那么又为什么选择集体试镜,这样的试镜方式就等于掐断了顶尖举行们的加盟可能。
如果是选择中坚蓝领演员,那么又为什么没有公开项目信息,给予这些缺少机会的演员们一些重要提示呢?
自相矛盾。
毫无线索。
方方面面来看,导演的举动都显得异常而陌生,不合常理。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整个试镜方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一位依旧热爱表演、依旧怀抱赤子之心的演员,担任角色。
没有公开项目信息也就意味着,导演对角色没有框架束缚,除了年龄之外,一切都处于半开放状态。
所以,导演需要一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给予演员彩排和演练的时间,一点一点看着角色从演员身上生长出来,导演再根据演员的状态来修改角色、调整剧本,最后完成创作,进行一次大胆的全新尝试。
xiaoshuting.org
想到这里,艾亚无法控制地心潮澎湃起来——
哪怕这些全部都是她自己根据蛛丝马迹拼凑出来的想象,却也还是无法控制地心潮澎湃起来。
“我总觉得,导演可能是想要讲述一个关于梦想关于创作关于热情的故事,集体试镜也是剧本的一部分。”
经纪人:……
艾亚一眼就看到经纪人那好像看到神经病一样的表情,就差一个白眼完成致命一击了,扑哧一下就笑了出来,摆了摆手。
“好啦好啦,这是我自己胡思乱想的。”
“但我是认真的,试镜过后,我反而更加想要出演这部作品了。我也无法形容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只是经历试镜过后,我产生了更多好奇和欲望。”
“所以,有没有什么办法,我们向导演推荐一下自己?”
有人会说,这是走后门,巧妙利用自己的资源。
但艾亚会说,这是勇敢而自信地自我推荐,积极主动地争取这个角色。
艾亚相信,导演脑海里有一个蓝图,对于角色、对于故事有着自己的构想,导演肯定不会因为人情或者关系就网开一面,所以,她需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适合那个角色,证明自己符合导演的蓝图构想。
“我真的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如此渴望一个角色了。”
经纪人张了张嘴,看着艾亚绽放光芒的脸庞,整个世界都跟着明亮起来,他不由就产生一种无力感。
这算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