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以神奇影业、流光影业为首的巨头们,又正在一步一步毁灭“导演”神话,他们试图将电影打造成为流水线产物,导演也正在和演员们一样都成为其中一个随时可以替换也不会影响产品质量的环节。
导演们对电影院的坚持,对超级英雄电影的排斥,从本质来说,并不是排斥超级英雄本身,而是排斥电影成为那些资本巨头的敛财工具,保留电影作为“第八艺术”的创作灵感,这也是时代当下的主题。
可以这样说,流媒体平台、超级英雄电影、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争……全部都是时代转折点的剖面。
至于接下来,时代洪流到底会走向何方,就只有时间才能够给出答案了。
视线,重新回到陆潜身上。
显然,陆潜暂时没有能够达到唐生的高度,更不要说汤守一了,媒体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试图造神,有种“德不配位”的即视感。
那么,陆潜的“不败神话”,又是怎么来得呢?
其实,原因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在“兰川日报”看来,陆潜横空出世的故事是带有一股神话色彩的。
从负面新闻开始,到“解除好友”横空出世;再到争议之中的坦然与真诚,随后引领复古动作电影风潮复苏,并且由“突袭”推向巅峰;然后又华丽转身,在蔚海电影节斩获奖项。
一路走来,凝聚在陆潜身上的争议与光环,碰撞出难以置信的色彩。
同时,口碑和票房的双重成功更是打破壁垒,在不同层次不同阶级不同爱好的观众之间打通一条渠道,引发热议之余,甚至还成功引起流量的注意,开辟出全新战场。
“不败”。
这就是对陆潜崛起之路的最好总结,是关于电影评价的,是关于利润回报率的,也是关于公众形象的。
谁能够想到,陆潜居然会成为博翰的品牌代言人,就好像没有人能够想到“解除好友”能够卷走二十八亿票房一样。
最重要的是,这还是对电影产业现阶段动荡与转折的一种窥探:
“陆潜vs流光影业”,某种角度来说,正在悄无声息地折射着“导演vs电影公司”的缩影。
整个电影产业里,像陆潜这样争夺电影创作话语权的导演,数不胜数;同时,像施文勋那样被电影公司招安成为超级英雄电影流水线工人的导演,也正在渐渐增多。
而陆潜,只是其中之一。
但得益于陆潜自身的色彩,从登场的一开始,他就与流光影业站在了对立面,并且一次又一次引导了对抗与竞争。
“兰川日报”试图重新审视陆潜的崛起之路,“解除好友”打破院线冷遇的封锁,“突袭”正面击败“老板超速”和“青青”,甚至就连“疾速追杀”压制“绅士密令”也可以看作是“话语权”争夺的一次场外延伸。
这,意味着什么?
在电影公司试图彻底将电影流水线化、商品化的当下,依旧坚持电影应该作为艺术创作形式存在的导演们持续不断地发出声音,自然而然,“导演风格化作品vs流水线制作”的对决,也就成为竞争市场的一个表象化举动。
而陆潜,至今保持不败。
这,才是“不败神话”的真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