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的文士,给李渔上了一课。
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掺和的大宋的朝堂,经过赵佶孜孜不倦地昏君行为,大宋的庙堂上根本没几个正经文士了。
除去大宋,李渔接触比较多的算是大明。
大明经过开国初那次劫难,也没剩下多少大儒文士,唯一一个刘伯温也疯疯癫癫的,直到李渔派人把他请出山,灭掉了石人的同时,也灭掉了他的心魔,刘伯温这才活了过来。
如今来到魏国,他要好好了解一下这个陌生的领域,究竟能给人族带来什么。
文士毫无疑问,属于是人族的群体,但是这个群体的强弱不一样是怎样的效果。
比如说藏传密宗很强大,但是他带给人族的战力是负的,因为他站到了自己种族的对立面。
王朗此时还不是司徒,在原本的时空中,他是等华歆卸任之后,才继承的华歆的司徒之位。
他这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论,引来天地变色,雷电交加,但是他本人面无惧色,眼神坚毅。
李渔想了一下,觉得十分合理。
只有信念强大的人才会被气死,因为他有所执,有所骄傲,不容他人践踏自己的骄傲。
你像司马懿这种人,是不会被气死的,谁也不行,说什么也没有这个效果。还有孙权这种现实主义的人,更是绝无可能被气死。因为你伤不到他的利益,他就无所谓。
王朗不一样,他是个文士,也是个大儒。
他有儒者的信念,有文士的骄傲。
诸葛亮字字诛心,专挑他最在乎的骂,骂他不忠不义,贪生怕死,蠢笨无能,刀刀插在王司徒心头。
李渔轻轻一挥手,不动神色地驱走了雷电风雨,书院内众文士纷纷起身,有人拂袖而去,有人露出敬佩的目光。
王朗席地而坐,一旁的杨修兀自摇头,为他的言行感到分外沮丧。
他重重冷哼一声,然后踏上木屐,拂袖而去。
有年轻的学子过来放下竹帘,掩上门户,遮住外面的风,重新安排座席。堂中光线虽然暗澹了许多,又走了许多名家,气氛却愈发热烈起来。
王朗的一众门生,对他十分推崇,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说刚才恩师一句话就引得天地变色。
王朗在人群中,发现了华歆,赶紧站起身来,上前作揖道:“华大夫。”
“景兴兄不必客气。”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
他后升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汉末王朗率军抵御孙策,终被孙策擒获。王朗甘忍流放的困境,也拒绝为孙策效力。
孙策顾忌他的名声,没有杀他,后来他几经辗转,来到大魏,抵达许都,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大魏建立之后,。魏王国建立后,以军祭酒兼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
华歆当时也在江东做太守,后来也是被孙策攻破城池,华歆没有像王朗这般反感孙氏,于是留在吴国,如今也归了大魏。
两个人自然有很多的共同话题,此时有文士起身对王朗说道:“王少府刚刚与杨修辩论,他虽然退去,但是满脸不服气。我素闻杨修与陈王交好,要当心他搬救兵来啊。”
大魏只有一个陈王,就是“陈王昔日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的那个陈王曹植,他和杨修整日里厮混在一起,找自己的好基友来找回场子,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