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记住本站哦,,最快更新赤心巡天最新章节!
浮云远在天边,不敢相扰。
山道严整,自有规矩,
在不偏不倚的日光之下,有一个身披紫色侯服的昂然身影,直脊按剑,拾阶而上。
天地之间,他风姿独具。
山风掠过他的袍角,也有些小意的服帖,像是云雾中的一缕。俄而掠远,撞上山道旁边如卫兵高立的仪石。发出齐整整的、严肃的震响
“威!”“威!”“威!”
震摄不法、维护天刑崖威仪的声威石,并未使此人渺小几分。反倒回响于天地,应和其步履,似壮他行色。
往前行,往高处走。
河山万里,哪里行不得?
在如撑高天的法碑之下,立着一个非凡的女子。
仅以五官而论,她的容颜算不得出色。但她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头上所的法冠,不会比她的眼神更肃静。
身上所披的仪服,也不会比她本人更威严。
她是严肃的,超脱于姹紫嫣红,并不南献媚于芸芸众生。
她是独特的,审视她所看到的人间,奉行她所觉知的道理,如仪石,如山风。
用世俗的审美描述她,未免太俗气。她的美,在俗见之外。
此刻她于此地迎来者,对着远道而来的贵客,持以规规矩矩的一礼一一
“武安侯远行辛苦矩地宫卓清如,在此恭候。
大齐武安侯姜望,展开大袖,拱手回礼:“原来是卓姑娘,前番得见文字,已有神会。今日幸会真颜,风采更胜想象多矣!”
今日头戴流光澈影青玉冠、身披山河万里九麟袍的他,相较于平日里的从容平和,多了几分名势加身的尊贵。
卓清如一板一眼地全了礼节,严肃地看着姜望:"大概可以想象得到,卓某在武安侯想象中是貌丑如何。”
獬冠下,她的青丝前垂如弦。微风掠过,都是尴尬的琴音。
姜望难得对陌生女子说几句漂亮话,措辞都是认真料的过了的。但卓清如的反应,显然不存在于他的任何一种设想中一一要是斗剑就好了,我一定把她算得极死。
“天刑崖的风景真好。”姜望看了两眼远方的海平面,回过头来若无其事地重启话题:“有劳卓姑娘相候。”2
卓清如静静地看了他一阵,终于将眼前的这个人,和传闻中的齐国武安侯重叠起来。
开口道:“武安侯亲身赴险,万里逐杀无生教祖,为天下除一大害,德莫大焉。清如不过在这里站了一阵,怎堪一个“劳字?
“杀张临川之事,非姜望一人之功,不敢独揽。若非三刑宫宣示天下,使无生教成过街老鼠,焉能将张临川逼入绝境?”姜望说着,从储物匣中取出一本薄册来,双手递出:“良友林有邪为张临川所害,遂成平生撼事。我思之良久,想来这份传承,应该传到更能应用它的人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她生前已经决定来三刑官进修,可惜未能成行此事自林有邪起,也自她终吧。"卓清如接过这本薄册,但见书封上只写着两个字一一有邪。
翻开封面,扉页底部有一行小字,写的是:林况、乌列合着,林有邪得传,姜望谨录。
这位军功侯爷的字倒称不上多么好,但很见风骨,且笔锋顿折,非常认真。
她几乎可以感受得到,这位名传天下的年轻王侯,是如何端坐在书桌前,一笔一划地抄录下这本书。
对于林况和乌列这两个名字,卓清如是很尊重的。他们对刑名之术的贡献,三刑官里早有公论。
此时认认真真地翻开这本书册,本只打算扫个两眼,对它的价值做个粗略判断,但这一看,竟然沉浸其中。
良久,掩卷,一时无言。
法家作为当世显学,随着国家体制的蓬勃发展、人道洪流的滚滚向前,正在高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法家之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刑名之术探素至如今,早已经成为一门相当广博复杂的学问。
九类十八科,从视、听、嗅、感,到匿、索、勾、明,共有五经七典,各类秘术无数。可以说前人几乎已经穷尽了每一个时代的刑名之妙。
但随着修行世界的不断发展,各类道术的不断革新,在时代的沿革之下,它也必然拥有更多的可能。
而非常明显的是这一部《无邪》,把握了当代的这种可能!
出身矩地宫,作为法家大宗师昊病已的高徒,卓清如是何等眼界?
她完全石得出来,这部林氏家传的秘籍,有资格成为刑名一道的又一部经典著作!
对于一股的修行者来说,它并不提供什么战斗或者修行上的价值。
对于专研刑名之术的法家门徒来说,它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而对于那些在漫长时光里含恨而去、得不到真相的受害者来说它岂能用价值二字来衡量?
卓清如退了一步,规规矩矩地持礼道:“我要代表三刑官,感谢侯爷送赠此书。江山不改,玉有其质,它一定能够成为刑名经典。"
姜望侧过身去,不受此礼,颇为认真地说道:“姜望没有一字之功,不敢领谢。三刑宫若要感谢,便谢著作此书的林况大人、补完此书的乌列大人,以及传承此书的林有邪”2
他看着卓清如:“这本验尸之书,我一字不漏地抄录了两份,一份留在都城巡检府,还有一份就在你手中我谨代表林有邪,将它送予三刑宫。望世间恶徒,皆能缚以天罗,以法绳之。”
卓清如忽然间明白了,传闻中并不如何在意排场的姜望,今日为何华服来此。
正是为了此刻,为了郑重其事的这一句。
此书定名《有邪》。既是“尸有邪,故验之”,也是“思有邪”。
以后法家弟子千千万,有读此刑名经典者,皆要记得,这世上曾有一个名为林有邪的捕快,她公心秉义、巡查不法,认真地路过人世间
“此书必然传世,此名必然不改。"卓清如认真地承诺道。
姜望只把大袖一展:“如此,我心能安这便告辞。“
卓清如讶道:“此书干系重大,侯爷就这么放心地交在我手里,不督视一二?“
姜望道:“昔日姜某之清白,是三刑宫所证。这次无生教之恶行,亦是三刑宫所证。姜望完全相信三刑宫的规矩,也相信卓姑娘对法典的尊重。“
卓清如握着手里的薄册,又道:“天刑崖上风景独具,武安侯也没有欣赏的心思么?历来无论何等英雄,来这法家圣地,没有会对这里完全不好奇的。毕竟风雨世间多少年,是它一直屹立,始终维护着现世的规矩。所谓规天,矩地,刑人。
姜望抿了抿唇,只道:“意已尽达,就不叨扰了。“
说罢,拱了拱手,转身往台阶下走。
此来天刑崖,盛装华服,拾级登高,至法碑而止。三座法宫,一座未见。法家高徒,见卓清如一人而已。
只为送一部《无邪》。
符文钢柱所铸的囚笼中,有一个戴着独眼眼罩的、盘腿而坐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