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金州就多了个固定的工作,耕地种田。按照政策,秋收后根据收成按比例分粮,比现在发的粮食可要多不少。
“到了金州,住的房子也会更大,还能有个大院子。”张膀憧憬着,“养些鸡鸭,种些小菜……”
妻子微笑颌首,说道:“再种两棵沙果树。”
张膀看着妻子的笑脸,憨笑着点头,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满足妻子这个小心愿。
新村,淑珍家里,韩山童也在说着搬家移民的事情。
“军队都要去金州,以后岛上做鞋缝衣的活儿也没有了。要说发的粮食,估计以后也会停了。”
淑珍知道韩山童说的不是没道理,但在心理上,把她说成是韩仲的家眷,还是有些羞怯。
“种地的话,我没那么大的力气,倒是也能帮上点忙儿。”淑珍嗫嚅着说道:“军队都过去了,做鞋缝补,也能挣些粮食。”
韩山童一拍手,笑道:“这不就行啦!咱们都是军属,比别的百姓待遇要好,去了还能吃亏?”
淑珍点了点头,也默认地接受了军属这个称呼。
“那就这么定了。”韩山童俨然象个大人似的,起身向外走,边走边说道:“估计也快搬家啦,得赶上春耕不是。我先回去收拾利索,说走就能走。”
淑珍追出去,叮嘱道:“快吃饭了,也别忙着收拾东西。”
韩山童挥了挥手,说道:“我先把吃的都拿过来,一会儿就回。”
看着韩山童着急忙慌跑远的身影,淑珍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回到了屋里。
对于去金州,淑珍是怀有憧憬的。正象她所说的,没有犁地的力气,但其它的农活儿却不陌生,也能干得动。
关键是能过得更好,尽管身份有点小尴尬,但为了小丫头,为了自己,这也不算什么。
“去金州,能住大房子,还天天有饼吃。”小丫头咧着小嘴,说着自己心里最朴实的愿望,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淑珍笑了起来,只有女儿天真无邪的笑容和话语,能驱散她心中的阴霾和忧愁。
“谁跟你说的?”淑珍用手指拔弄着女儿的小脸蛋儿,笑着问道。
小丫头咯咯笑着,说道:“是山童哥哥,他不骗人的。”
淑珍已经猜出来了,但却故意逗弄女儿,闻言连连点头,“对,他没骗你,咱们去金州住大房子,天天吃饼子。”
………………
顾嫣儿和林婉儿滑过雪,说笑着回到了宅子,才各自分手。
顾嫣儿回房换了衣服,回到工作间,接过学徒递上的热茶,在小火炉旁暖着手。
顾四同看女儿脸上还未褪去的潮红,不禁暗自摇头。挺文静的姑娘,被林婉儿给带野了。
“爹,女儿的滑雪技艺又长进了。”顾嫣儿却没这种自觉,还沾沾自喜地炫耀,“从高处一直滑下,风驰电掣般的感觉,挺好,挺刺激。”
刺激?!又从林三小姐那里学来的新名词。嗯,林三小姐也是在岛上学的,多半是听郭大人说过。
不过,顾四同也发现女儿开朗活泼了许多,似乎已经摆脱了以前的心理阴影。这倒也不错,成天忧思,对身体不好。
顾四同脸上浮起了微笑,缓缓说道:“听说各个作坊都要搬迁到金州,不知郭大人怎么安排咱们父女?”
顾嫣儿喝了口热茶,并不在意地说道:“怎么安排就怎么听命呗!爹,你是不是担心金州不比这岛上安全。”
顾四同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有这个顾虑。建虏很凶悍,隔着大海,自然是不怕。可在陆地上,杀过来的话,就不是太安全。”
顾嫣儿垂下眼帘,说道:“郭大人既然把作坊和百姓都迁往金州,想必是有把握的。女儿以为,他不是那种行事草率的人。”
顾四同嘿然一笑,说道:“郭大人自然是沉稳的,爹也只是这么一说。咱们父女身不由己,听命安排就是,只要你不害怕就好。”
“人各有命,不用考虑太多。”顾嫣儿笑着劝慰道:“爹,女儿去看看郭夫人,从她那里打听下,让您安心就是。”
百姓和作坊还不算什么,郭大靖把家眷搬去,那才是显出信心的重要因素。
“没有由头,就这么去不好吧?”顾四同微皱眉头,说道:“郭夫人倒是平和,可咱们也不是很熟嘛!”
顾嫣儿笑道:“怎么没由头呢,不是做了万花筒嘛,送去让她和蓉儿把玩。”
透明玻璃片再加纸筒和彩纸片,就是最简单的玩具万花筒。玻璃是产业,自然要多些产品,才能多赚钱。
顾四同想了想,微笑颌首,算是赞同了女儿的想法。
………………
郭家宅院内,秀姐正拿着把锄头,再次来试试土地是否化冻。
柿子、辣椒还是要种的,只要郭大靖喜欢吃,阿秀宁肯自己动手出力。这样看到郭大靖吃得高兴,她的心里才更喜悦。
至于搬家的事情,郭大靖已经有了安排。
成功收复金州后,郭大靖会很忙,组织耕种,建屋设村,安置移民,设置防线,总要两三个月后才能松缓下来。
两三个月后才能去金州,阿秀心中有些不舍,但她从不违逆,男人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蓉儿和李秀成下学回家,打过招呼后,李秀成便躲进屋内继续苦读。蓉儿则围在阿秀身旁,陪着她说话,帮着她干这干那。
“先生说,金州是一定要占领的,有了田地种粮食,才能解决东江镇军民的困难。”
蓉儿开心地转述着先生的话,满脸笑容地说道:“朝廷断了粮饷,岛上却没饿死人,已经是非常难得,全是靖哥哥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