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种猜测说和氏璧是蓝田玉。秦始皇统一华夏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又说是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在当时大秦一统天下,要制作天子玺,那所用的玉自然也是当时最好的玉,莫过于和氏璧了,所以才猜测和氏璧就是蓝田玉。”
李墨没有说结论,而是继续说道:“这最后一种猜测就是和氏璧是和田玉。卞和得到的是璞玉,璞就是藏有玉的石头,外面是石头,美玉藏中间,正符合和氏璧‘玉璞’的特点。加之蔺相如提到和氏璧“有瑕”,这瑕就专指玉。那个时代的玉德说多次提到和田玉的‘瑕’问题,因此才推测和氏璧是和田玉。”
郑斌听到这里还是忍不住说道:“虽然和氏璧已经出世,被证实是和田玉,但我还有点疑惑,这和田玉的产地根本和楚国不符啊。”
黄治也有这样的疑惑。
李墨只好说道:“有这样的疑惑也正常,不过如果我们要追求根源,那疑惑更多。关于和氏璧最早的记录出现在《韩非子》一书中,内容你们大概都清楚。我就说说其中的疑点,首先第一句是‘: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我的疑惑是,卞和不是玉匠,他凭什么断定石中有玉。至于后一句‘奉而献之厉王’,我感觉有点扯。”
“春秋时代,一个普通人是想见就能见到诸侯王的?肯定是需要达官贵人引荐,那你们觉得如果真是有好玉,那些达官贵人不会有心思?还能让他有机会面见厉王?”
两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后面又说到卞和先献玉璞于厉王,再献武王,被先后废掉双足。你们说卞和是不是个二愣子,如果他真的笃定石中有宝玉,为何不先找人将之解开,然后再把美玉再先给大王?非要抱着一块石头去献大王,被废了一足后还一根筋再去进献,再被废掉一足。”
呃。。。
郑斌和黄治相互看看,这李墨说的好像太有理了。在春秋时期,一个普通人抱着块石头去忽悠大王,这是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他想要干什么?这怎么说也完全说不通啊。
“所以说《韩非子》中有关和氏璧的记载内容,我感觉就像现在写小说的手法一样,内容总要跌宕起伏。你们说,如果《韩非子》中记载的内容是杜撰的呢,那和氏璧的原石来自哪里谁能说的清楚,说的明白。”
郑斌嘴角抽搐几下,突然轻轻一拍桌子说道:“我靠,听你这么一通颠覆般的解释,我都找不出反驳的地方。”
“哈哈哈,所以在这之前和氏璧是什么玉,世人怎么猜都行。但今天它已经出世,正好给世人一个最终的答案,和氏璧就是极品和田玉。”
李墨端起茶杯,笑着说道:“都是闲着聊聊,你们别停筷子,多吃点。”
“难怪你能成为鉴宝高手,就你这样的知识积累,我是望尘莫及。”郑斌感慨不已,他都三十多岁了还是个助教,而李墨如此年轻却能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