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侯张温忽然间被弹劾,这也在朝堂上引起了一些波澜。
文臣们天生就和武勋有些对立,尤其是王朝初期的武勋权力太大,文臣的地位会被武勋压制的很死。为了提升文官集团的地位,一些文臣对于弹劾那些违法乱纪的武勋就非常热衷。
甚至有些文臣忍不住多想,比如说这是不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和转折。比如说文臣就要受到进一步的重用,他们就要取代那些丘八,成为皇帝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帮手了。
其实想想看也有道理,别看洪武皇帝时期很多的勋贵被惩处。只是那些时候的惩处,基本上都是皇帝一言而决,这些文臣也就是跟着凑热闹。
但是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哪怕练子宁是皇帝的便宜岳父,不敢练子宁也是传统的读书人,是文官集团的成员之一。作为大理寺卿,练子宁有资格弹劾。
其实明朝的大理寺,他们负责复核,而刑部负责审查。
只是大家也不觉得练子宁逾越了,他可没有抢都察院的工作。只要能够扳倒一个资深的侯爵,对于文官们来说就是巨大的进步。
“启奏陛下,会宁侯僭越礼制,朝廷当严惩。”
“礼记有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会宁侯既享朝廷俸禄,当感念皇恩。而今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文臣们看起来非常愤怒,他们的态度自然是希望皇帝严惩张温,他们希望将张温扳倒,以此来证明文官集团的力量。
道德绑架就不需要,在大明朝这一套也不一定有市场。
这些文官们现在拿着老朱制定的制度,拿着朱允煐参与制定的礼仪制度说事。少不了的还有有理论依据,比如说‘礼记’,这也是很多文臣们心目中的金科玉律。
在古代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森严制度,这是很正常的。从穿衣服的颜色、类型,到车架的规格。不要说房梁、砖瓦了,就连门上有着多少钉子或者钉子的颜色,都有规矩。
这些也可以说是等级、特权的一种体现,朱允煐也没有打算说什么‘人人平等’,这不现实。
更何况作为一个封建君王,朱允煐也能感受到有些时候一些制度,确实是有利于维护王朝的统治,有些制度看起来不够‘人权‘,但是对于江山稳固没有坏处。
文臣们群情激奋,要么是引经据典、要么是在厉声声讨,看起来是想要一棒子将张温给彻底打死。
至于武勋那边不少人在着急,虽说朝中现在没几个开国时期的老将,但是不少都是勋二代,已经成为武勋的中坚力量了。
哪怕平时有些龌龊,可是这些武勋也明白他们是一个利益集团。绝对不能看着文臣起势,他们可以被皇帝惩处,但是绝对不能是因为文臣的打压而导致被惩处。
更何况张温也很特殊,哪怕他不是开国之初功劳最大、地位最显赫的侯爵,但是好歹也是活到现在的老将。更何况不管是哪个山头,张温都有一些香火情在。
常茂眼观鼻鼻观心,其他武勋的提醒、挤眉弄眼等等,他装作没看到,他也不想看到。
其实不少武勋也很无奈,他们自然也知道常茂有些不靠谱。但是现在在应天府有足够地位的国公,真的也就是常茂了。
先不说常茂是皇帝的舅舅、开平王的长子,也是因为徐系的徐辉祖刚刚出征。常系的话事人蓝玉,一直在外头练兵。新晋崛起的傅友德,现在也在准备讨伐朝鲜呢。
至于汤和,早就淡出了朝堂不说,现在连爵位都没有人承袭。冯胜本来也有一定资格,只是早些年就被老朱闲置,冯胜那边也没有什么话语权了。
而李景隆就不要多想了,虽说这是曹国公不假,但是这一位也是皇帝的表兄啊,这是皇帝掺和在武勋集团的沙子,武勋对于李景隆一直都不是很信任的。
高坐龙椅的朱允煐面无表情,只是安静的听着这些文臣们在不断的弹劾张温,没有急着表态,甚至都很难从他的表情当中看出来一些端倪。
喜行不于色,这也是朱允煐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尤其是在朝堂上,他的表情、动作,那都是有一定深意的。
常茂在装死,这让心急如焚的武勋们无比愤怒、失望,他们也甚至觉得常茂已经背弃了武勋,现在的常茂看起来只是皇帝的‘鹰犬’了。
承袭了鹤庆侯爵位的张霖很是愤怒,他的父亲张翼就是常系一脉的重要成员,曾经随蓝玉征云南,克普定、曲靖。他的祖父,也是凤阳人,这绝对的根正苗红。
在常茂不愿意出面的时候,张霖忽然出班,“启奏陛下,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