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么多的奏疏,不能一直这样积压,今天已经发出了不少圣旨,证明皇帝陛下开始上班办公,怎么奏疏不处理,光给那个硕古莽升官是什么意思?
所以这些奏疏必须处理一部分,让人们相信皇帝已经正常工作了。
关键是怎么处理,董亮倒是想到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蛊惑顺治,在奏疏后面闭着眼睛随意的打上勾勾叉叉。很省事,半个时辰就搞定了。
这种事,前几天还可以这么糊弄,时间一长了,完全一样的事情,你给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意见。这皇上是不是精神分裂了?
除此之外,这样明确的表态,万事事情做错了,谁的锅?所以处理奏疏,要做到看似什么都说了,其实什么都没说。
也就是,事情做好了,就是皇帝领导有方,他的功劳。事情做差了,肯定是下面大臣的锅,皇帝的批示,你还没理解清楚啊。皇帝不是这个意思,是你非要这么做的,那肯定是你的锅,没跑了。
有什么是模拟两可的呢?自然是“知道了”。
事情我知道了,你可以按照票拟去办。办好了,自然皇帝乾坤在胸。办差了,那就是我只是说知道了,可没承认你这票拟上面的意见事正确的,谁叫你做了?好好把锅背好吧。
这个后世广为知晓的梗,其始作俑者正是清朝的皇帝。
真的把权术玩的明明白白。
有了这个思路后,董亮就找出福临以前批示的奏疏,认认真真的开始临摹他的字迹。
就三个字“知道了”
临摹到半夜,董亮心想着明天还要继续陪着顺治玩乐不能熬夜,于是就着李大忠送过了的被子,打地铺睡了。
没办法,福临这小子,忘记了给董亮安排住处。董亮也没多想,等到意识到这个问题时。福临已经睡了,只得让李大忠抱两床被子将就将就。
第二天,董亮给福临出了这个注意,果然便被顺治采纳了,福临虽然脑子变笨了,可写字属于肌肉记忆,倒也没变的生疏。
三两下便签下数百份奏折,然后扔笔不干了,董亮也不强求,反正这代表皇帝已经开始理政了,百官们接下来该干什么干什么。
至于那些剩余的奏疏,慢慢签呗,反正也没人敢催促皇帝。
议政王大臣与内三院的大学士见到堆压许久的奏疏终于开始有回复了,纷纷松了口气,皇帝久久不表态,他们还以为皇帝对议政王大臣和大学士有意见了。
但当这些奏疏分发到各院部时,众人纷纷傻眼了,这“知道了”是什么鬼?到底是同意票拟呢还是不同意。
不过很快就有学识渊博的汉臣跳出来表示,这事嘉靖皇帝也干过,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你们按票拟办就行了,不过后果难说。
嘉靖皇帝这么干,很快就被御史朱衣怼了,然后改了,但面对顺治大家就犹豫了,毕竟鞑子刀快,有事他真敢砍。
不过也有不怕死的决定上书劝诫皇上,也不知道这人是真的为国为民还是以直邀名,奏疏里表现的都是忠心日月可鉴,皇上这样批示,明摆着是怠政,再这样下去了大清要亡!
劝诫的奏疏递上去便石沉大海了,过了七八天,才发回来,上面依旧写着知道了三个字。
有头铁还不死心,依旧上书,无论是情真意切,还是勃然大骂,回复都是“知道了”。
众人被弄得没脾气,表示知道了就知道了吧,大家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大伙散了吧。
董亮一早陪皇帝用过膳后,便干劲十足的让福临开始下诏书,并且广而告之的告诉大家自己认了董鄂妃为姑姑,现在自己改名叫董亮了。
一时间把大伙搞得不知所措。
这事怎么说呢,太TM搞了,这都哪和哪啊,完全不沾边啊。
但董亮对这事特别认真,哪个太监宫女叫错了,一次呵斥,两次就罚俸,对于已经彻底变成董亮狗腿子的李大忠来说,教训几个太监宫女那还不是简单的事,于是在此之后,再也没人叫董亮硕古莽了。